尋找身心的樂土 / 林世儒
在最近三四年認真的研究易經,並應用在教學上,得到四個字「樂天知命」,更加簡潔明確,真能做到這四個字,那就是處處是淨土,時時在靈山。即使功夫未能完全到家,起碼也能「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啊!
這「冬至一陽生」的動力就是最底下的陽爻,而這陽爻和它上面的兩根陰爻形成了「☳震卦」。後天八卦中說:「帝出乎震☳」,也就是所有變化與成長的動能都來自於「震卦☳」(雷、震動、能量)。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名言:「萬物皆『振動』(Everything in life is「vibration」)」,現代科學也證實這一點,而在心靈成長領域更是強調這一點,但我們關心過,或試圖了解過「震動」嗎?
羅密歐在化妝舞會上看到茱麗葉時,吟遊詩人正唱著:「What is a youth? Impetuous fire. 青春是什麼?浮躁不安的烈火…….」這烈火焚身,忘卻生死之感就是咸,全然的當下,身體、頭腦、甚至連靈魂都深刻的有感,這才是真正的臨在。難怪曾有位嚴謹苦修不理眾人與世事的門徒問大師說:「活在當下是甚麼感覺?如何才能成道?」大師反問:「你談過戀愛嗎?」
如今是越朗讀越有樂趣,排好了計畫繼續朗讀後面的《人可能的心理學》、《自我觀察》、《人的形貌》、《了解自己》等。這些書籍對於想要「工作自己(修行)」的人來說,是非常棒的工具書,值得手握一本時時捧讀與驗證,可說是通往最終目的地的高精密導航地圖,和駕駛技巧訓練手冊,非常鼓勵有心於提升個人生命素質的朋友們詳加閱讀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