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掌握細節的人 (127) / 林世儒


1980年間當時我在電腦公司工作,香港的經銷商介紹他的一個朋友阿茶到台灣來看茶,請我們帶他到各地茶山去考察,當然最著名的阿里山鹿谷是一定要去的,凍頂烏龍茶清香色美馳名國際,肯定不容錯過。到了山上茶農家,主人熱切的砌了一壺好茶出來款待,阿茶也不客氣,端起杯來喝了一口,便開始評論起來,「這茶應該是今年的春茶,生長時期陽光充足,採收前幾天可能下過雨,製作時萎雕的時間比平常稍微長了點⋯⋯」老板一聽臉上微微變色,馬上把桌上的茶具和泡好的茶全都撤了,換上頂級好茶待客,因為真正的大行家來了。

品茶像我只能分辨第二泡比第一泡熱而已的門外漢,愛茶人士則可分辨不同茶種年份,並就茶湯顏色、口感、香氣等一一評論,並講得頭頭是道,而像阿茶這等級的人可說是行家中的行家,喝口茶就能說出這茶的生世來歷,畢竟人家有家世淵源,從清朝幹隆年間賣茶至今兩三百年了。我常思索行家和我們有什麽不一樣?除了熱情與執著之外,他們對與專業有更廣泛與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更多的細節。

昨天在瀋陽教Scale這支神聖舞蹈,課後休息時赫然發現在聲音練習的部份,我居然引用了許多專業人士的獨特細節來豐富內容,讓發聲時更容易,高音上得去,低音下得來之外,音量變大、氣息更長,更輕鬆省力,共鳴增加音色更美,全體更協調,不知不覺中融合了許多不同專業的技巧。我細數了一下,有來自昆曲、南管、歌仔戲、黃梅戲、現代流行歌曲等演唱法的取才,參考了顧堅(明朝)、蔡小月、張繼青、廖瓊枝、等國寶級藝人,還有費玉清及江蕙等人的某些特點來開發聲音和運用平日不知悉,不知道如何使用的肌肉,以帶來對聲音、身體和情感的深入覺知和感受。

對於我有興趣的事物,我都不以學會為滿足,從老師那學來的是我的基礎,尋找相關資料會讓我感到開心,練習純熟後做些小變化是我的實驗,從其他領域借鏡,應用在有興趣的事物上,產生質量的新變化是我的遊戲與創造的樂趣。如我把人本思想、PET技巧、動中禪、莊子、易經融入按摩手法就成了「易學按摩」,把十二辟卦、大學、中庸與文字學結合第四道的理論用「易學律動/神聖舞蹈」,而開啟教學的新頁,期待未來能落地生根。我總是小心翼翼的不去傷害到原本的理念,符合理論的要求,實際上是一種深入而非創新。

簡單的事情重覆做,它可以很無聊,它也可以很有趣,希臘神話薛西佛斯推石頭上山的故事給我許多啟發,我越來越樂於重覆,並在重覆中找到新的方式,新的質量和新的出路,當我有足夠的注意力時,連重覆本身也是新的。阿茶的品茶功夫也是經過幾代人不斷重覆喝茶的經驗積累,那麽對於「記得喝水」的積累會是如何?「練習書法」「易學按摩」「易學律動/神聖舞蹈」⋯⋯帶著注意力持續重覆會有什麽事會發生?

2018.12.15 08:15:05


點我查閱:、或更多精采的影片欣賞


(共 52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