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自己 / 成為自己 / 成為自己 / 易學之道 / 示如學易 / 筆耕365 / 經驗心得 / 網誌 / 自我觀察 / 認識自己 / 走進自己 經驗:唯有親嚐方知味美 (242) / 林世儒 白雲西聽完後說:「我有個朋友是個饕客,可說是吃遍天下美味,唯獨害怕吃羊肉,過去曾經嘗試過一兩次,那羶味會令他作嘔,讓他實在沒有勇氣嘗試第三次。有一回世界著名的半導體教父台積電的前董事長張忠謀先生請他們全家吃飯,選了一家十分高檔的法國餐廳,席間張先生極力推薦主菜小羊排,一來基於禮貌、二來張先生是他家族長輩,既不好更不敢違逆他的意思。只好硬著頭皮切了一小塊,狠下心來勉強吃了一口…..
工作自己 / 成為自己 / 成為自己 / 易學之道 / 示如學易 / 筆耕365 / 經驗心得 / 網誌 / 自我觀察 / 認識自己 / 走進自己 臨在:管住自己的嘴巴 (243) / 林世儒 有一段時間在電視上出現一支非常密集的成藥廣告,一位男士對著一群同性的朋友講述著過去的種種豐功偉積,和無比神勇的往事,一群人帶著羨慕的眼光望著他仔細聽講,把他當成英雄與神人般的崇拜,這下說話的男子就更加自我陶醉了。此時她的老婆突然出現了,男人立馬停住了嘴,像只鬥敗的公雞垂頭喪氣,頓時失去了光采。鏡頭切向她老婆的臉部特寫,只見她帶著一臉不屑,用高亢又輕蔑的聲音一語多關的說…..
工作自己 / 成為自己 / 成為自己 / 易學之道 / 易學律動 / 示如學易 / 筆耕365 / 經驗心得 / 網誌 / 自我觀察 / 認識自己 / 走進自己 與求:臨在與觀察的核心要旨 (244) / 林世儒 眾所皆知的是無論是傳統各宗教的修行法門,或是現代的各種心靈成長,「自我觀察」是共同的根本功夫,而保持覺知,活在當下,時時臨在也是共同追求的狀態之一。只是各用不同的名詞來表達,各有不同的方法來達成而已。而在易經中透過卦畫直接圖示出「觀察」與「臨在」是一體兩面的,當你在「觀察」的時候你就「臨在」;當你「臨在」時,你才能深入的「觀察」。…..
工作自己 / 成為自己 / 成為自己 / 易學之道 / 示如學易 / 筆耕365 / 經驗心得 / 網誌 / 認識自己 / 走進自己 貞觀:一面常用隨身鏡 (249) / 林世儒 有一回在上朝時兩人在百官面前爭得面紅耳赤,退朝後唐太宗氣得對長孫皇后說:「魏徵今天當面侮辱朕,總有一天,朕要殺了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後聽了,一聲不吭,回到自己的內室,換了一套朝見的禮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驚奇地問道:「你這是幹什麽?」長孫皇后說……
工作自己 / 成為自己 / 成為自己 / 易學之道 / 示如學易 / 筆耕365 / 經驗心得 / 網誌 / 認識自己 / 走進自己 噬嗑:殺雞儆猴的教學方式 (250) / 林世儒 這讓我想起一段關於葛吉夫的小故事,有一次他要要個在他學校學習的小孩端著酒去招待賓客,他囑咐小孩說,這酒非常珍貴絕對不可大打翻,不然就會受到嚴厲的處罰。話一說完,他就狠狠的打了小孩一巴掌,旁邊的人都嚇壞了說,他又沒犯錯,你幹嘛打他。葛吉夫說……
PodCast / 工作自己 / 成為自己 / 易學之道 / 示如學易 / 網誌 / 走進自己 / 音頻 P047 篤行:做滋潤靈魂的事 / 林世儒 每一個人的內在都充滿了熱情,只是我們往往因為忙碌的工作和瑣碎的生活而忽略了它的呼喚。心靈的聲音是如此的微弱,往往在面臨極大的人生困境,並在午夜夢迴時,才會聽到它那若有又似無的訊息。只要……
PodCast / 工作自己 / 成為自己 / 易學之道 / 示如學易 / 網誌 / 走進自己 / 音頻 P046 實踐:老實生活就好 / 林世儒 在葛吉夫大師的傳記電影〈與奇人相遇〉中有一段,他和好友柏克遜一起搭船到埃及,旅程上柏克遜潛心研究與學習各項機械以及與輪機相關的知識,每天忙得天昏地暗。葛吉夫則笑他像個傻瓜似的不知道休息,又沒有人會為他的勞動付錢。而柏克遜的回答,實在是太棒了,解除了我在學習與成長上的一些疑惑,不禁要向他致敬與學習,到底他是怎麼回答葛吉夫大師的呢?
PodCast / 工作自己 / 成為自己 / 易學之道 / 示如學易 / 網誌 / 走進自己 / 音頻 P045 真實:內外趨於一致 / 林世儒 他拿出一塊等腰三角板,問我說:「你看到什麼?」我說:「等腰三角形。」然後他又拿出另一塊一模一樣的等腰三角板,再度問我說:「你看到什麼?」我依舊回答說:「等腰三角形。」接著他把兩塊三角板完全的疊在一起,並把其中一面正對著我再度問我:「你看到什麼?」
PodCast / 工作自己 / 成為自己 / 易學之道 / 示如學易 / 網誌 / 走進自己 / 音頻 P044 兩儀:積極主動還是被動等待 / 林世儒 就是因為那次意外的錯誤,我才有機會撇見那嚮往已久的靈性空間。而我能一直停留在那份美好裡嗎?我還是不能。因為因為每當我想,我就已經脫離。只要我做,我就已然分開。那該怎麼辦呢?
PodCast / 工作自己 / 成為自己 / 易學之道 / 示如學易 / 網誌 / 走進自己 / 音頻 P043 孤單:淨化與凝聚的契機 / 林世儒 從另一方面看,離棄也是一種淨化與凝聚的過程,去掉多餘的,就是在淨化,減少沒必要的,就是在凝聚。因此不管是有意的斷捨離,或是無意的被離棄,都是一個契機,一個讓自己深入「內在之旅」,變得更加純淨與凝聚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