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自己 / 成為自己 / 成為自己 / 易學之道 / 易學律動 / 易學按摩 / 示如學易 / 筆耕365 / 經驗心得 / 網誌 / 自我觀察 / 認識自己 / 走進自己 有餘:被忽略的動力和聲音 (216) / 林世儒 比如心靈成長,每個人的內心都有這樣的聲音:「我是誰?」「我為甚麼來這裡的?」「我要往哪裡去?」亙古以來東西方的聖哲聽到內心的聲音,而窮一生之力去尋找答案以安心,並活出自己璀璨的生命。同樣的我們至少也自問過數次,第一次大約在…
工作自己 / 成為自己 / 成為自己 / 易學之道 / 易學律動 / 易學按摩 / 示如學易 / 筆耕365 / 經驗心得 / 網誌 / 自我觀察 / 認識自己 / 走進自己 易經:人類最早的心靈成長繪本 (217) / 林世儒 我常說書名就已經說明了,它是一本容「易」閱讀容「易」了解的書,所以我們就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來接觸與了解它,不必想得太複雜。想想幼童開使學習閱讀,最先接觸的是什麼樣的讀本?對就是《繪本》。用看圖來說故事,《易經》正是這樣的書,看圖說故事,只是它畫得比較抽象而已……
工作自己 / 成為自己 / 成為自己 / 易學之道 / 易學律動 / 易學按摩 / 示如學易 / 筆耕365 / 經驗心得 / 網誌 / 自我觀察 / 認識自己 / 走進自己 尚未:心靈成長的本質與動力 (218) / 林世儒 Dweck把她的觀念只用 Not yet (尚未)這字就非常傳神的把本質表達清楚了,不是你不會,不是你不好,不是你不能,你只是「尚未」完成,這多鼓勵人啊!…
工作自己 / 成為自己 / 成為自己 / 易學之道 / 易學律動 / 易學按摩 / 示如學易 / 筆耕365 / 經驗心得 / 網誌 / 自我觀察 / 認識自己 / 走進自己 長青:耳順之年而立之心 (219) / 林世儒 一位十三歲的小男孩寫信給提出「成長型思維」理論的Dweck博士,他說:「親愛的德威克教授,我明白妳的文章有扎實的科學根據,所以我決定要將之付諸實踐,我在學校功課上及和家人的關係上,還有與同學的相處上,都有長足的進展,我現在才明白,過去的我是多麼的浪費生命」。這是Dweck在TED演講時所提到的實例,讓我心有所感。
工作自己 / 成為自己 / 成為自己 / 易學之道 / 易學律動 / 易學按摩 / 示如學易 / 筆耕365 / 經驗心得 / 網誌 / 自我觀察 / 認識自己 / 走進自己 努力:創造額外的衝擊 (220) / 林世儒 事情只要有個開端,接下來就順利多了,就像靜止的車子,我們費了好大的力氣仍推他不動,只要多費把勁,讓它稍微移動一下,然後借力使力,就越來越輕鬆,當它的輪子順滾動起來,我們甚至可以不用推它,它就可以載著我們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