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百合也有春天 / 小昜(台北)


經過了連續四十多天的紀錄自己的「生命故事」,直到最後一天寫完第二篇自傳後才醒覺,生命中的小故事被串連起來,都會是不同的美妙旋律。剛開始初期,老師要我們寫生活的日常,是要試圖了解到,我們是否有覺察自己的心。

第一篇的自傳,要我們去回顧自己時,當時的自己,是不帶有生命故事與情感的,在陳述一件冰冰冷冷的事情,看起來好像是我的自傳,又好像是,我每日深夜在床前,自己對自己的碎碎念。

在這段「認識自己勁在工作」團體的工作時間,每天一到時間就乖乖在電腦前絞盡腦汁的寫著自己的生命故事,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回憶到什麼,就把故事給寫下來。就在這短短的幾天裡,我就累積近300多則的生命經驗與故事,有的很長,是我的抱怨,有的很短,卻是我感動的淚水。

從出生那刻開始,除了學校與工作,要我們嘗試在工作面試時,給出一份虛假的認識外。我才發現,原來自以為是的了解自己,只是一場屁。噗一下,很響亮,很臭,還一下就沒了。不是神仙,還自以為是地覺得很神氣。

在這段書寫的過程裡,每天老師都透過自己的書寫,或者生命經驗或者體悟到的事情,來引領我們這些對自己不明白的迷途小羔羊。就像老師文章裡的那樣,透過操作實作,我們像是自己的礦工,在自己的寶山裡「工作」天天挖礦。挖礦是「意願」,工具是「記事」;寶石是理智、情感、運動、與本能,這四個中心裡的不同「記憶」,而礦工就是「注意力」。

每天我們都挖出各種不同的碎石(「內在顧慮」以及生命中那些不必要的情緒,緊張),剛開始挖到大碎石的時候,還深深的被石頭給砸到腳,然後砸暈了過去,陷入了沈睡的模式。好險,透過團體與老師的引導,礦工才沒有罷工,隨著深挖的過程,是各種的汗水與酸甜苦辣的辛勞。

直到,好不容易挖到生命中的黃金。那種感動,是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去取代的事情。所以眼睛一亮,更是清醒,越來越清醒,才看得出來,那些砸到自己腳上的碎石,也是各種清透的水晶,試圖要穿透自己,讓自己越發明亮。

記得國小,有次戶外教學,是要大家要做壓花的書籤。於是我很小心翼翼地拿起小鑷子,挾著乾燥花,用膠水,黏貼在圖畫紙上用了麥克筆的筆,試圖畫出如同水墨字般的兩個字『惜福』。直到書籤拿去護貝的時候,國小老師跟教學的老師看見我的作品,絕對想不到,他是出自一個小學生的手。自此之後,我就將珍惜自己生命的福報放在心底,卻忘記要去腳踏實地的『知足』

透過這次寫作經驗,我漸漸回想起了原來自己還有雙腳,可以腳踏實地的,實踐,知足惜福這件事。第一篇的自傳,就像冰冷的停屍間,裡面藏滿了凝重與死亡的氣息,我一點都不誇張,甚至文章的詩,抽離的像是法師在誦經,像是要趕快去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樣。然而寫完生命記事的文章,比較有血氣,有活力,甚至還歡快地跳起舞來,唱起歌來,慶祝自己還活著,慶祝生命如此美好那樣!可想而知,差別是如此之大!

小時候,回爸爸的鄉下老家,我們總是會去鹿港。鹿港沒什麼特別的,就是有座很大的廟,鹿港天后宮,拜媽祖的都會去鹿港天后宮拜拜。以前的爸爸跟現在的爸爸,都是虔誠的信徒,對於土地公,對於媽祖,對於神靈。

很常時候,陪著爸爸去拜拜,會看見爸爸拿著香,對上天默許了很久,他們自己的悄悄話。小時候的我,因為討厭燒香的味道,總是會被煙醺的,難受跑到一旁等我爸爸。小時候總會抱怨自己的爸爸,怎麼可以跟上天講悄悄話這麼久。但也許,這是父親跟上天最好的約定與秘密。除了保佑我以及家人一切都順順利利外,當時的我想,一定還有說什麼秘密!我現在終於發現他的秘密了,原來他是對蒼天,訴說著自己的生命故事!

兩篇文章,為何相差甚遠,簡單兩個字來描述,就是慈悲。第一篇自傳,我沒有用心,好好的跟自己處在當下。所以我總是很悲觀地看待事情,悲觀地看待自己與周遭。悲的古字,那個非,其實是意象,翅膀,心長了翅膀,飛走了。我的第一篇記事,基本上都是用悲心在寫,還不是佛教的那個悲心憐憫的悲,是自己已經不好好用心對待自己,心不知跑哪去的那種悲。透過記事與標籤格物的力量,我微微感受到致知的那種力量。

所以第二篇自傳,就有了慈心,柔軟的看待自己的心,用包容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用故事去愛自己。就是有了海寧格大師所說的『愛的流動』,儘管現在只是小小的漣漪,但若是經過長時間有意識的努力,必定可以讓愛真的流動。愛的古字也很有意思,就是絲綢包覆在心上,柔軟自己的心,才能讓愛流動起來。

在寫作的過程中,逐漸去掉了悲觀,真正的開始釋出悲心的雙手。在禪修中,悲心叫做拔苦,幫助自己與他人,解除痛苦,也叫做悲。明明就是心長了翅膀的意象,一個是心不在的痛苦,一個是心學會自由的飛翔。留下那個慈,禪修中的予樂,希望照顧好自己,照顧好週遭的人,慈愛自己與他人,為眾生做快樂的事情。

父親的口頭禪,其實就是快了快了,直到七十歲,他還是會把這句箴言掛在嘴上。在我們從小到大,只要是我們心中期待發生的事情,我們父親都會問,什麼時候好事會發生,然後我跟姊姊都會異口同聲說『快了快了』。因為你快樂,所以好事也就快了!

原來生命中最慈悲的種子,其實在最早的那一刻,就已經悄悄埋下,只是我不願意去看,只隨著自己的心,不知飄向哪裡,等待障礙拔除後,才發現原有的那個黃金,一直都在。

大學時期,曾經學習過音樂劇的一些皮毛,還記得最當初在徵選時,我選了不是我這個年代的歌,
教室裡迴盪著我的深情,就像那首歌的歌詞一樣。以下是我節錄的一個小故事,想分享給大家,這是資深廣播人與文字工作者馬世芳所闡述的,這首歌是如此意外的誕生,用來感謝這個工作坊,也希望大家在那個不起眼的地方,看見自己的春天,這也是我今天第一次看到這首歌誕生的故事

1982年,羅大佑替電影《野雀高飛》創作配樂和插曲,讀到劇本有一段標題是「野百合的春天」,他用這個意象當歌名,很快寫出了整段副歌。沒想到錄音當天,導演張毅和歌者潘越雲都到了錄音室,羅大佑卻忙得忘了把詞寫完,趕到現場,仍然只帶了半首歌詞。錄音室時段分分秒秒都是錢,羅大佑只好硬著頭皮現場寫。腸枯思竭,毫無想法,只能腦中冒出什麼寫什麼:

彷彿如同一場夢,我們如此短暫的相逢/你像一陣春風輕輕柔柔吹入我心中……,羅大佑說:「當時一面寫、一面罵自己:這什麼爛歌詞!爛死了!簡直沒臉再混下去!」──「彷彿」不就是「如同」嗎,沒辦法,配樂旋律早就錄好,字數非得湊滿。「如此短暫」放在這裡有點突兀,用春風比喻愛情,實在難說新鮮。

後面還有兩句怎麼辦?那就情緒轉一下:而今何處是你往日的笑容/記憶中那樣熟悉的笑容?這兩句,其實是重複同一個意思,實在是沒招了。再來接回先前大致寫好的副歌:你可知道我愛你想你怨你念你深情永不變/難道你不曾回頭想想昨日的誓言/就算你留戀開放在水中嬌豔的水仙/別忘了山谷裡寂寞的角落裡野百合也有春天。

就這樣,一代名曲誕生。羅大佑聽阿潘唱得好則好矣,卻嫌她「太清醒」。建議暫停錄音,讓她喝了點啤酒。微醺的阿潘對咬字節拍音準都不再那麼自覺「計較」,反而唱出了他最期待的「沉醉」之感。一次唱完,一氣呵成,成為定版。

《野百合也有春天》成為廣受歡迎的經典,羅大佑始終有點心虛,覺得急就章的歌詞多少於心有愧。然而作為聽眾,我們都知道它好在哪裡:旋律美極,阿潘唱得好極,副歌最後兩句「詩眼」用水仙和野百合對照,意象鮮明,足以彌補前半首的潦草:我們都有自卑和不完美的一面,卻也都渴望愛、渴望幸福,那是本能,也是與生俱來的權利。
文章全文網址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11153
附上音樂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SoLwHTXRmM

原來生命中的每一個錯誤的意外,都可以譜出一首美好的歌曲。希望自己與大家都能夠延綿這個「工作自己」的方式與經驗,因為可別忘了山谷裡,寂寞的那個角落裡,野百合也有春天。


這就開始寫自己的「生命故事」。點擊我看寫作指引……

點我查閱:近期課程、或更多精采的學員分享


(共 130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