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扁:你的精華我的糟粕 (306) / 林世儒


昨天提到歐陽修筆記裡所記載的賣油翁的故事,被收錄中學的國文課本中,也被改寫成《神箭手與賣油翁》的民間故事而廣為流傳,但原文的最後一句,也是提醒讀者深入上下求索「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往往被刪節掉了,而失去了原本的旨意十分可惜。「解牛」就是「庖丁解牛」,國文課本有,大家都讀過沒問題,「斫輪」是什麽呢?

這又是莊子在《天道》篇中所說的故事,有一天齊桓公在堂上讀書,輪扁(人名)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車輪,輪扁放下椎鑿的工具走上堂來,問齊桓公說:「請問,公所讀的是什麽書呀?」桓公說:「是記載聖人之言的書。」他又問:「聖人還在嗎?」桓公說:「已經死去了。」輪扁說「那麽您所讀的書不過是聖人留下的糟粕罷了。」桓公說:「我在讀書,而你做輪子的木匠怎在那說三道四的?說出個道理來就可以放過你,說不出個道理就處死。」

輪扁說:「我是從我做的事情看出來的。砍削木材制作輪子,輪孔寬舒則滑脫不堅固;輪孔緊縮則輪輻滯澀難入。只有不寬舒不緊縮,才能手心相應,制作出質量最好的車輪。這里面有規律,但我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不能明白地告訴我的兒子,我兒子也不能從我這裡得到(做輪子的經驗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歲了,還在(獨自幹活)做車輪。古代人和他們所不能言傳的東西都一起死去了,那麽您讀的書不過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罷了!」

是啊!實情的確是如此,在課堂中我也不斷的提醒學員,能夠被寫下來與說出來的都是不重要的,真正的重點是那些無法表達的,我們必須要有能力去觀察出來。因為種種原因,有些關鍵的內容老師可能不知道要怎麽說;或者忘了說;或者為留一手而故意不說。

就像當初在學習《父母效能訓練》時我花很多時間去研究它可見技巧與理論背後的的理念與態度的形成,也如同海寧格大師在一起聊天時,回答我代學員的提問:「如何成為一位排列師並獲得認證?」他先笑笑然後正色的說,「系統排列的技巧很容易教,也容易學,但是我要如何證明你的心中有愛呢?」

莊子在《天道》篇一開始就說:「世人所重視的道,記載在書裡,而書籍不過是語言的紀錄,語言自有它可貴之處。語言所可貴的是在於它所傳達出的意義,意義自有它指向之處。意義的指向之處是不可以用言語傳達的,而世人因為注重語言而記載下來成為書。世人很看重書籍,我還是覺得不以為然,因為人們認為貴重的部份並不它真正貴重的部份。可以看得見的是形狀和色彩;可以聽得見的是名稱和聲音。可悲呀!世人以為從形狀、色彩、名稱、聲音就足以獲得那大道的實際情形。可是形狀、色彩、名稱、聲音實在是不足以表達那大道的實際情形的。知道大道的不說,說的又不知道大道,那世人又豈能認識它呢!」

那要如何從外表的形色名聲中去看到背後的「道」呢?唯有從觀察力鍛練起,所以我在「易學按摩」與「易學律動」的工作坊中會特別用「觀卦」與「臨卦」來指引我們學習如何觀察與保持臨在,掌握「按摩」的技巧與「律動」的動作順序是一回事,而透過觀察看清自己與實相又是另一回事。如莊子所言技巧與方法不過是糟粕而已,那不能言傳的才是精華,而這些精華必需透過自己的觀察和實踐才能獲得,而這就是「觀」與「臨」的要義之所在。

提醒學員在學習「按摩」或「律動」的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觀察與臨在的功夫,也是我教學的真正重點。按摩與律動只是我的工具,透過它們增進觀察力與深入臨在的質量,才能穿越表相的糟粕,認識背後無法言詮的精華。神箭手和賣油翁都只是技巧純熟而已,庖丁和輪扁除了技巧高超之外,更重要的是背後指導他們的「道」啊!

2019.06.13 08:52:47

(共 116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