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修正言行、變化氣質、樂天知命 (232) / 林世儒


自從今年以來,特別是在公開課上,開始會有完全沒有上過任何心靈成長課的朋友來參加,這是件好事,無論他們前來的動機是什麼?因好奇,因有困惑,因想瞭解,或是因陪伴朋友,亦或只是捧場,我都非常歡迎,因為這將可能是他的生命產生蛻變的契機。

一般大眾對於心靈成長存在著許多想像與誤解,即使是多年來上過無數心靈成長課的朋友也是如此。大眾常認為這些人吃飽沒事幹,盡想些事情來折騰自己,整天飄浮在空中,禪啊!道啊!又是當下又是臨在,凡是要放下、無我、無為,各種念頭要空掉。愛談各種感應,整個人超級敏感,一下這裡能量不好會影響身體,一下那人能量混濁要離遠一些,身體稍有不舒服是能量卡住,關係矛盾是童年陰影,甚至是家族動力或前世業力。怎麼聽都讓一般人覺得神叨叨的既不落地更不靠譜。

不可否認大多數的朋友是因為個人的身體或是家庭亦或人際關係上發生問題,在尋求解決之道的過程中,最後接觸到了所謂的心靈成長。因此與身心療癒相關的課程特別多,也最受到歡迎,因為它們能夠對症下藥,往往能夠解除症狀,讓人獲得壓力上的紓解,再加上充滿接納的環境,同學間充滿愛的關懷,沒有利害之爭,可以放心的哭喊,不但無人責備還可獲得眾人關懷,於是有人長期扮演討愛的小孩,滿足長期被忽視的情感,有人扮演父母,在提供支持與關心的同時感到自己強大有力。因此一拍即合,大家樂此不疲。所以情緒釋放型與身心療癒型的工作坊大行其道。

然後有些朋友就會開始尋找新的課程,新的探索之旅開始了,看到老師好神啊!可以解決各種人生難題,於是也想要成為「心靈導師」,有需求就有供給,於是各種導師班也就推出來了,眾人趨之若鶩,為了提升感受與覺知,加上對於未知與不具象的能量感受和理論特別好奇,聽到別人滿口chakra ,kundalini ,energy ⋯⋯等專有名詞,感覺特別高大上,再加上用手在人的身上或是在空間中揮一揮,就斷言說你這地方能量卡住了,所以常常會感覺到酸痛不舒服,醫生治不好是因為童年時父母長期忽視你的感受,造成心理傷害所致。想買個刻上某個特別符號的項鍊,看他對著同款的不同項鍊,一個個揮揮摸摸,然後拿出其中之一這個能量較高,對你的修行的幫助比較大。聽他說得頭頭是道煞有其事,我們對能量又無感受,只能心生佩服不明覺厲,希望自己那天自己也能有這樣的功力。沒問題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能量類課程可以滿足你。

還有一種自我鍛鍊類的工作坊,它們認為自己是一切的根源,所有的問題困惑都和自己有關,即使是童年陰影、家族業力所致,也都要透過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以具備為自己生命負責,不怨天尤人,自覺地扛起本身應負的責任,從自身內在的改變做起,深刻的去體驗每一個調整每一項改變是那麼困難,自己的習氣和慣性是那麼固著,花了大把精力改善有限,慢慢對於別人的「頑固不明靈」也就能心領神會,大家都一樣艱辛啊。這切身體會的同理與瞭解,才能讓我們不再追究過去傷痛的原因(無論當時是刻意或無意造成),只是帶著成人的眼光用理解與接納去重新省視,然後做下新的詮釋和決定,因認知與態度的轉變和內在力量的提升,而獲得解脫與自由。

我的心靈成長很簡單,一開始就為自己訂下了三個原則規範「不練氣功、不修神通、專注修心養性」。因此我只關心如何修正言行,能夠真實完整表達自己的同時能合不成文的社會規矩;怎樣變化氣質,能夠從容優雅的面對變局,心平氣和的與人相處,扎實做事。 致力發展各項潛在能力,平實過日,安於平淡,甘於平凡。

對於每人各自的心靈成長,各有所需各有期待,能夠滿足自己需求的就是最好的方法,無論治療型、能量型,身體型、心理型、潛能型、鍛鍊型相應的就是最佳的。沒有高低好壞,只要時時省視自己現在需要的是什麼?長期想要擁有的能力是什麼?如易經所言「與時偕行,與時俱進」適時調整學習與鍛鍊的課程和內容這就對了。

2019.03.31 11:43:19


點我查閱:、或更多精采的影片欣賞


(共 116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