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來井井促成長 / 林世儒

五年前的夏天,我在北京授課時,有一個遍及各大城市的心靈成長讀書會,邀我至他們的總會在周年慶當天分享我個人一路走來的經驗心得,提供給他們的會員參考。在分享結束前我用易經的「井卦」和「鼎卦」來表達對自己的期許,也鼓勵這群願意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改善自己與世界的年輕朋友們。

首先是「井卦」,有人說心靈成長就像是在剝洋蔥,好不容易的剝完一層卻又見一層,而成長與蛻變正是這樣一層層的不斷向內,直到內在心靈的核心。換個角度看,這不就像是在掘井,不斷的自我深入後,直到挖出生命活泉來,滋潤自己的心靈。

而「井卦」還有更進一步的積極意義,如卦辭所言「井,改邑不改井,无喪无得,往來井井。」水井,即使因故遷村卻不會遷移水井,井水取之不竭用之不盡,不會變少也不會變多,人們來來往往的取用井水。這段話說的就是,當我們在自己身上下足功夫(掘井),並有所成就(出泉),生命質量蛻變了,接下來開始分享我們的喜悅與方法,自己不但沒有損失(无喪无得),也解除了人們心靈的飢渴(井井),何樂不為呢?而有一天我們會和這個世界告別,這口井肯定是帶不走的,而它依舊可以滋養來往的人們(往來井井)。

從「井卦」讓我意識到心靈成長的不同階段,一開始要努力的在自己身上下功夫,要挖得深才能挖得到源源不絕的甘泉,挖到之後要大方的與人分享,畢竟大家都有渴求,而且我們也受益於前人(大師們)的井水(教誨)。

我曾茫然於人生方向,懷疑過生命存在的意義,如今看來那是一段灰色的歲月。幸運的是有老師與前輩無私的教誨,有先進將生命的智慧化為文字,讓現在的得以從經典與書籍中獲得滋養。他們大多數都已離開這個世界千百年了(改邑),但是至今我還從傳世的書籍經典裡(不改井),受益於他們的智慧之滋養,而開始嘗試去發掘自己,逐漸了解自己並找回生命的熱情,從此樂於工作(自己)而不疲。

這些年來每當看到年輕的朋友,生活沒有熱情,生命沒有目標。整個人就像行將就木般的無精打采,雙眼無神一臉茫然不知方向,彷彿人生只是拖著死屍在行走的過程,真是看得令人感到無限惋惜啊!此時我的內心就會響起一個聲音:「我可以為你做些什麼?以脫離困境並找回青春的活力與生命的熱情。」我想最好的方式是分享自己「工作自己(在自己身上下功夫)」的經驗,並放在公開的網路平台,讓有需要的朋友自行取用,以避免因為個人過度熱心,而忽略了當事者的需求與意願,不然原本的善意卻反變成對人的冒犯,那就太冤枉與遺憾了。

所以這幾年來我數次使用現代科技,分享讓我長期使用並有成效的成長方法,並長期陪伴支持願意使用的朋友們,期望大家都能從中獲益。比如最早組織為期半年的「易學正坐」,每天在「微信群」分享自我鍛鍊的方法,並透過討論了解成員的進展,以適時的調整練習內容。接下來是為期一年的「記得喝水」,每天在「簡書」發表一篇文章,來支持與鼓勵學員們持續練習。

還有去年的「內在之旅」,我以四個月的時間,除了每天朗讀一篇海寧格大師的文章之外,再寫一篇從自身成長經驗中與之相應的心得報告,發表在「示如在現」的網站上。而為了增強共修成員們的意志力,還特別加上來自葛吉夫的修行技巧:「是與否的掙扎」。

基於對「井卦」和「鼎卦(下篇文章詳述)」的理解和啟示,以及受益於許多前輩的善意協助,我願意無償分享,所以上述的內容與活動都是讓網友免費自由參加。曾有學員因練習之後感到受益良多,而主動透過微信支付轉給我5000元人民幣,我非常感謝他的肯定與支持,我的分享能夠在他的身上產生成效,讓我感到欣喜。其實他自己的努力實踐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後請他回收並用這筆錢, and Do something good for the world。

現在我專注於《易經》的學習與研究,希望它能與心靈成長產生更加緊密的連結,並帶來更多的啟發與指引,所以沒有時間在上述的各種線上練習團體中繼續工作。另外也因看到「易學律動/神聖舞蹈」課上幾位找不到生命熱情與方向,失去動力與目標而困擾的學員,他們的狀態促使我決心盡我所知,結合過去長期使用並特別受益的方法,如企管類的「勁在工作」的「自傳」攥寫,用奧修大師的「生命回溯」方式,葛吉夫大師的「自我觀察」的原則與要點…..數種技巧,與他們一起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每日練習。

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只緣來自《易經》的智慧教誨與啟發:「井,改邑不改井,无喪无得,往來井井。」


點我查閱:近期課程、或更多精采的示如網誌

(共 273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