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易學按摩 / 張楠 (北京)


林世儒老師說:他的教學一直都遵循老子三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的法要。今年1月在北京第二次參加世儒老師和高金美老師的《易學按摩/養生主靈性按摩》工作坊,我對此有了一些體悟。

很多人問我,「易學按摩/養主靈性按摩」是什麼?這個問題實在很難回答,你可以認為它是一套按摩,一種與人接觸的方式,一項技能手法;你可以認為它是一種靜心的方式,一門助人利己的藝術;當然,你也可以認為它是「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心靈成長方式。

見自己

從技術層面來說,世儒老師所設計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手法都絲絲入扣,讓被按摩者感到很舒服,而按摩者並不會感到非常辛苦,如果你按的時候感到十分辛苦,那麼有可能你的姿勢和用力的方式需要做一些調整,這個過程是培養我們在生活中能更省力更順遂地去達成目標,這其實非常符合「儉」(同「減」)的原則,在按摩的過程中,恰到好處的用力,並且帶著覺知。

記得這次課上做頭面部的練習時,我自以為這個部位是我按得非常棒的部分,所以在給我的搭檔按的時候特別用心,可是按完之後她卻覺得我在按頭部的時候有些重,聽到之後我有一些不舒服,因為我特別看重對方的感受。回想在生活中,有時候我總覺得付出得還不夠,還要多做一點,我就是一直生活在「不夠」的狀態中的人,總希望做得更好,但其實對方可能已經無力承受,覺得不舒服了。

我們和他人的關係都是我們與自己關係的投射,在我的內在,總是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這背後深藏的原因其實是我無法接納真實的自己。在按摩的過程中,在與搭檔互動的過程中,其實是一個發現自己並且放下自我的過程,發現自己是為了更好的放下自我。在按摩的過程中不斷地覺察到自己的模式並且穿越它,放下那些對外在認可與愛的需求,能夠放下自我,全身心地和被按摩者聯接、同步,才能真正和被按摩者合一,而合一的這種狀態是雙方都最舒服的狀態。

見天地

世儒老師在課程之初就強調,他根本不關心我們那動作是不是做得完整熟練,他關心的是我們是否帶著謙卑、感恩和敞開的心,帶著覺知去和被按摩者接觸。不管被按摩者是你的伴侶、孩子、親友,還是一個陌生人,我們都要帶著極大的愛和專注,如果你有情緒,如果你有些走神,其實被按摩的人都能感覺到。

記得世儒老師在教我們正式按摩要接觸被按摩者身體的時候,他說:「一個人就如同一座廟。我們在拜訪廟宇的時候都是非常虔誠謙卑的,而當我們面對一個人的時候,要像拜訪一座廟宇那樣恭敬謙卑。」所以我們雙手合十,我們完全靜心,我們和被按摩者呼吸同步,我們連什麼時候接觸,什麼時候離開都小心翼翼。

而世儒老師在課上帶我們做的祈禱靜心更是帶我們體驗了謙卑,「不敢為天下先」的奧義,每一次祈禱都是臣服於宇宙天地,每一次叩首都是放下「我慢」,每一次合掌都是恭敬萬有。帶著謙卑和感恩的心,我們深深紮根大地,仰望蒼穹。

見眾生

就像電影《一代宗師》裡宮二最後一次見葉問所說的那樣,習武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她在習武的過程中曾見過自己,天地想必也見過,但沒能見眾生。如果說遇見自己,成為自己,已經非常不易,而見眾生,具有老子所說的「慈」,對眾生有平等且無條件的愛,就更是難上加難。

「易學按摩/養生主靈性按摩」所要求的品質就是要帶著極大的愛,不管你面前的人是誰,這愛是一樣的。愛體現在我們的每一次帶著覺知的觸碰,愛流動在輕柔的指尖,積累於呼吸同步的每一個當下,昇華在按摩後向被按摩者深深鞠的一躬。課上一位學員分享說,她來之前跟她的朋友說「易學按摩/養生主靈性按摩」是可以讓人感覺到深深的愛的,而她的朋友都不相信,可是在課上練習的過程中,她真的感受到那種愛的流動,她覺得世儒老師和高老師就是來教大家「愛」的。

在被按摩的過程中,對方是不是帶著極大的愛其實被按摩者的感覺是非常清楚的,當按摩者帶著濃濃的愛為我按摩的時候,我的內心都柔軟了下來,此時,她的技術是否熟練,力道如何好像都不那麼重要,我真的可以感覺到她的心和她的那份愛,她就是為了我在那裡,而這,不正是我們最需要的嗎?

最後,其實我想說說這文章的題目,「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來自電影《一代宗師》,而這部電影也是世儒老師推薦我看的。這電影就像世儒老師推薦的《學箭悟禪錄》一樣,可以幫我們檢視自己處在成長的哪個階段,因為世儒老師設計「易學按摩/養生主靈性按摩」的靈感之一就是來自《學箭悟禪錄》,看完電影之後,我又翻了一下這本書,才發現世儒老師說的沒錯,按摩也可以是一種禪,一種可以「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禪。

張楠 2018-04-23


點我查閱:、或更多精采的影片欣賞

(共 40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