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出來的恆毅力與自信 (0119) / 林世儒


最近幾位住在國外的朋友看我每天的貼文便LINE我說:「你真是有恆心、毅力與熱情啊!」其實我原本並不是這樣子的,有好幾年我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做事也是無精打采,總是拖拖拉拉,大部分是到最後一刻,才勉強把事情趕完,延誤與推遲是經常發生的。簡單的說我並不是一個有執行力和恆毅力的人,我總是在因循怠惰中度過一天又一天。

人世間各種機緣的發生非常奇妙,有一年我和好友楊聰(風潮音樂創辦人楊錦聰)在韓國上課時,我們住同一間寢室,不知怎麼聊到了身體健康相關的話題,他說:「我們年紀逐漸大了,下肢的氣血循環比較差,通過正坐可以改善。」他建議我每天正坐(又稱跪坐或金剛坐)。我因為被電影《俘虜》(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中男主角正坐在武德殿的體態,所呈現出的內在凝聚所散發出的寧靜、內斂、莊嚴與神聖所吸引,所以我開始每天起床後,先開始正坐,然後才開始盥洗與一天的工作。

大約一周之後我開始發現我的精神狀態變好了,身體比較不會感到倦怠,注意力也必較集中,可以讀比較長的文章或多看一章書,體態也變得正直挺拔,呼吸和消化也更為順暢,做事情也不再拖拉,整個變得很有效率。一天工作下來,到了晚上還覺得可以再找點事情做做,這對我而言真是太不可思議了,怎麼突然變得這麼有行動力。後來我整理了一下正坐方式,從姿勢到自我觀察的重點,以及在不同的階段搭配不同中文單字的觀想,並招集了一群朋友每天正坐,到現在已經快三年了,最多人反應與分享的是治好了多年困擾的「拖延癌」。

其實正坐是華夏古人的傳統坐姿,起源至少可追溯至商代,後來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等地。北宋之後椅子在民間普及之後,中國人才徹底改變了席地正坐的習慣。正坐不僅體現出一種端莊和謙恭的儀態、修養和風範,也是自身內在素質的真實體現,跪坐於地,更表達了對於天地的敬畏。現從養生角度看,正坐可以減少駝背與腰痛的發生,膝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也比較低。並具有養肝護目的效果。還可以刺激人體的胃經、脾經以及肝經,保持其通暢,對人體健康大有益處。

那要如何正坐呢?很簡單就是雙腳並攏屈膝,然後坐在自己的小腿肚上,這時大腿會緊貼著小腿,讓臀部的坐骨剛好落在兩個腳跟之間,脊椎與地面垂直,眼睛平視正前方,雙手結手印或自然地置於大腿上即可。我的經驗是身體會自行調整到端正的姿態,因為彎腰駝背會加大雙腿和足踝的壓力,因此只要沒有人為的干擾,身體會自己做一些細微的調整,找到最輕鬆自然的方式。

如果你想要根治「拖延癌」增進行動力,或是鍛鍊恆毅力與自信,亦或為了身體的健康與良好的體態,正坐絕對值得一試,沒有時間與地點的限制,不然在每天睡前或起床後坐個五分鐘,就會有效果,如果希望鍛鍊出恆毅力與決斷力,那麼我會建議要將時間慢慢延長到三十分鐘。這就試試吧!如果有問題或是有經驗願意和大家分享,我可以開個討論區大家一起來共同探討,讓這簡單有效的正坐,成為我們生命蛻變的契機。


(共 128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