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一面常用隨身鏡 (249) / 林世儒

2023「易學律動/神聖舞蹈」元旦三日營,「我是 I AM」。

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在中國歷史上一直為後世所傳頌。因親眼目睹隋朝的興亡,所以在即位之後就常用隋煬帝作為反面教材,來警惕自己及下屬。認識到人民和君主的關系好比水與舟「水則載舟,亦則覆舟」,因此他特別留心吏治,選賢任能,從諫如流。他唯才是舉,不計出身,不問恩怨。最有名的諫臣魏徵當過道士,原本是太子李建成舊臣,還曾議請太子謀殺李世民。玄武門事變太子被李世民所殺,魏徵被迫成為李世民的下屬,期間前後諫事二百餘件,直陳其過,多克己接納,或擇善而從。

有一回在上朝時兩人在百官面前爭得面紅耳赤,退朝後唐太宗氣得對長孫皇后說:「魏徵今天當面侮辱朕,總有一天,朕要殺了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后聽了,一聲不吭,回到自己的內室,換了一套朝見的禮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驚奇地問道:「你這是幹什麽?」長孫皇后說:「臣妾聽說天子聖明才有正直的大臣,現在魏徵這樣正直,正說明陛下是聖明之君,臣妾怎能不向陛下祝賀呢!」唐太宗聽後滿腔怒火頓時無影無蹤,魏徵也因此而逃過了一劫。

魏徵死後,李世民傷心地說「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鑒,內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鑒亡矣」唐太宗能夠在歷史上創下少人能及的豐功偉業,和他的寬宏大量與時時內防己過,並「善補過」所致吧!難怪他的年號叫「貞觀」(出自易經觀卦)貼切啊!

要像他那樣聽得下逆耳諍言,老實說我做不到,每當有人批評我或說我的不是與缺點,第一反應就是要辯解,為自己脫罪,想要證明自己沒那麽差,一直要說服對方改變對自己的觀點,這正是內在「小我」的把戲,大多數的時候我都奈何不了它,只能眼睜睜地看它找遍理由或強詞奪理為自己辯護死不認錯,而不是從善如流改過自新。唉!自己這胸襟不提也罷。

為了避免被人數落,減少對別人的冒犯和違反規則,我們因看不見自己,而容易犯錯而不自知。唐太宗有三面鏡子,「以人為鑒」實在是常常消受不起,這需要更多的自我鍛練。那能不能「以己為鑒」呢?擁有一面走到哪就能帶到哪的鏡子,時時可以那出來正衣冠,知興替,明得失,這該多好。

「以己為鑒」就是保持「自我觀察」,我是做的人,也是觀察者。正是我們在「易學律動/神聖舞蹈」中的鍛練,從集中注意力,到擴展注意力,然後分開注意力,到分配注意力等不同的技巧與過程。當下至少有兩個「印象」,「做者」與「觀者」,而我既是「做者」同時也是「觀者」,甚至還有一個更高的「觀者」正在看著這兩者,並清楚的知道這所有的一切。

走向心靈成長不為成就什麽豐功偉業,只求內防己過而已,打造自己止於至善,恢復本來面目成為自己。我們也和唐太宗一樣需要鏡子,一面可以常常拿出來照照,正確清晰的看見自己的隨身鏡,這鏡子就是「自我觀察」,就是「記得自己」,就是「貞觀」。也正是《易經》「風地觀卦」的具體應用。

2019.04.17 09:00:25


點我查閱:、或更多精采的影片欣賞

(共 73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