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林世儒老師學習「律動」的收穫 / 劉淑欣 (天津)


第一天:「童觀」和「闚觀」
1,帶著好奇,只是去看,去找出規律,然後去做,就能學到些東西,產生些繼續學習的興趣。
結論:少說,少評論,少下結論,只是去做。由此意識到孩子不需要大人的所謂輔助,口頭教導,只需做最好的自己,活在走向幸福快樂的過程里……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下,會自行朝著正向發展!!

2,兩人面對面畫圓圈的時候,感覺像是兩顆行星,走在各自的軌道,偶爾碰個面,然後還是各行其道。
任何時候,都是要「記得自己」並「自我負責」。

第二天:「觀我生,進退」;「觀國之光……」

到了因為興趣而繼續學習並精益求精的時候,我覺得是需要聚集注意力(艱難的)繼續前行,伴隨著焦慮、緊張、無助、挫折、擔憂、驕傲、忌妒…等負面情緒與思想,自己總是想放棄!總在問自己:有必要讓自己這麽不舒服嗎?有必要這麽挑戰自己嗎?

老師卻不斷的提醒:「跳錯了,就停下,不用力,呼吸…能做手就做手,能做腳就做腳,或者只是數節拍,然後重新開始!」讓我們慢慢的前行!對!這就是差別!慣性選擇畏難,逃跑。而有意識則需要不斷的清晰目標,不評判,只是在當下觀察自己,然後做出選擇並自我負責!

第三天:「慈」和「儉」
1,「觀我生,君子無咎。」~跳錯,不斷的跳錯!!那我也不應該被怪罪。
2,「觀其生,君子無咎。」~我做對了,當別人還沒有做對的時候,對他人也「慈」(接納)。
3,「慈」「儉」「中」「正」。

  • 當「第一必修 First Obligatory」加上了手,頭的動作,混亂中老師依然反覆提示:「發現錯了,就停!然後呼吸,再繼續!而不是習慣性的做鬼臉,吐舌頭,搖頭……等慣性的反應動作。」
  • 老師特別提出對自己的「慈」和「儉」,面對「我必須做對」和「我做不到」之間內在掙紮,我能做的是對自己「慈」,接納我的一錯再錯!學會寬待我的錯誤,並且有創造性的從錯誤中學習。學習過程中那些對生命成長沒有助益的部分慢慢的一一被去除,留下輕鬆、專注、寧靜、自信、穩定……
  • 這是學習的過程:「童觀」–「闚觀」–「觀我生,進退」-「-觀國之光–(慈,儉)」–「觀我生」,「觀其生,君子無咎(中,正)」。因為可以對自己「慈」,所以,也能對他人「慈」。這是自我成長的最終目標。而想要跳出機械的模式,需要自己投入更多的注意力!

4,神聖

  • 圍成一圈,左右手畫圓的Circle Dance一曲,感受到神聖舞蹈的「神聖」,當我們記得自己的時候,我們是一體的,又是相對獨立的個體。我們在一起,跳了一段美妙的和弦!

總結:

  • 葛吉夫神聖舞蹈是讓自己的「國王」醒來並成為「王」的好方法!
  • 幾次參加「易學律動/神聖舞蹈」工作坊,感覺這是是非常非常有效的工具,同時作用於頭腦,身體,情感中心,讓我「經驗」到很多未曾經驗到的寶貴經驗,這些經驗,使我在生活裡更加放鬆,更加有意識,拓寬了我的內在空間!

比如:
1,錯了,停,繼續!
2,我可以錯!
3,我允許自己錯!
4,我接納自己犯錯!
5,慢慢慢慢的向前!

因為推己及人,也會接納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狀況……坦然的面對,堅信:「人在安全的環境下,會自行朝著正向發展。」所謂的自我成長,心靈成長,照顧好自己的同時,也照顧好並接納家人,也是走對了路吧!

~劉淑欣@天津
2016年11月1日


點我查閱:、或更多精采的影片欣賞

(共 43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