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0089) / 同道:結伴同行至源頭 / 林世儒

這是一場為期十六周的「靜心」與「內在之旅」,建議每天只聽一篇,以得淺移默化之效。
只要給自己十分鐘時間,閉目靜坐聆聽,即可轉化個人氣質,提升生命素質,改善生活品質。
如能搭配在練習「易學正坐」時播放,並於日常生活中保持「記得喝水」,成效會更為顯著。

同道:結伴同行至源頭

走在心靈成長的路上我們總是從一個人單獨的開始,原本的親友與同事可能會覺得我們很奇怪,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事物的看法日益分岐,講話會越來越不投機,最後我們往往會成為別人眼中的怪人,或是心理有毛病的傢伙,彼此間沒有共通話題而自然逐漸疏遠。當然另一方面我們也會認識新的朋友,它們也會和我們一樣,對於一成不變的人生感到不耐,試圖去尋找生命的另一種可能,渴望另一種形式與品質的生活,一種重視內在質量、清醒、覺知、和諧與喜悅的生活,一種活出自己生命意義的生活。我們與他們志同道合,很自然地就走在一起,結伴同行走向那 「回家 」的路,朝著那不可知的源頭前進。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每天都聽著同一首歌曲,無論帶領什麼主題的工作坊,我也必然會放着「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心之所在即是家)這首歌。歌詞如下:Been travelling a day Been travelling a year Been travelling a lifetime, to find my way home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My heart is with you。曾經日夜追尋,曾經年年追尋,一輩子都在追尋,追尋那回家的道路。家就在心靈所在之處,家就在心靈所在之處,家就在心靈所在之處,我的心與祢同在。

甚受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敬重的鳥窠禪師,有一位侍者叫會通,跟著禪師一住十幾年了,卻遲遲未能開悟。久了之後,他也感到不耐煩,就打算出去參學。鳥窠禪師說:「何必要到外面參學?」侍者說:「你這裡沒有佛法,所以我要再出去向其他的人學習。」禪師就從自己破舊的衲衣上抽出一根布毛,說:「這不就是佛法嗎?」侍者這下就悟了,原來佛法不在遠方,佛法無所不在,只需老實的在自家心地上用功夫就行了。所以後來的人就稱他「布毛侍者」。

年輕時我認為路在外頭「家」在遠方,極盡所能的去學習任何接觸的到的法門,無論是新時代或是心理學以及傳統的方法。當時覺得很受用,自己十分精進,但幾年過去後,發現自己知識理論與技巧提升很多,但內在心靈與素質的成長卻極為有限,我到了必需改弦易轍的時候了。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這首歌提醒了我:路在腳下,家在心中。我需要的不是更高深的理論,更炫人的技巧,更殊勝的方法,所以不再向外尋找,而是在日常的行住坐臥之中,排除外境收攝心神,把注意力凝聚在當下正在進行的事情上。這些年下來我身心更輕鬆、意識更清明,精力更飽滿,常處於寧靜、安祥與喜悅的狀態中。

我終於走對路了,這是真實的「內在之旅」,朝向自己的安心之道。心安即是在家,這樣就能處處無家處處是家,隨遇而安了。難怪流傳甚廣的「靈山偈」這樣寫著「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爾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我既在路上也在家中,所以路上的朋友既是同伴也是訪客,我以歡喜的心歡迎著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所有夥伴,讓我們一起經由「內在之旅」走向源頭,走進心靈的「家」。


歡迎(Willkommen)/海寧格

誰受歡迎?誰可以受到歡迎?我可以迎接誰?迎接什麽事、什麽人?如果我歡迎一個人,對他有什麽影響?我的歡迎有什麽價值?當我歡迎一個人的時候會要面對什麽?

只有在一個能守候我們,真正守候住我們的地方,我們才能受到歡迎。一個人有沒有可能明白自己終會到達目的地,而帶著這樣的覺知守候另一個人?還是當有人希望我們迎接他的時候,我們最好馬上閃到一邊,好讓他的目光投向真正歡迎他的地方?

只有在我們生命的源頭,我們才能受到歡迎,真正受到歡迎。只有在那兒,一切才回到它的目的與盡頭。

當有人,譬如家族中死去的人到我這來尋求歡迎的時候,我該怎麽辦?我們請求生命源頭許諾他,滿足他對歡迎的渴求。我們請求,沒有半點傲慢,就像是一個走在前往源頭的路上,期待最終迎接的人。

內在的旅途上,我們等候這個最終的歡迎。我們朝向這份歡迎,並請求一股善良的力量把我們帶向那個目標。我們也明白,在前去的路上我們也和其他人一起同行。也許我們要等一下,直到他們也跟我們一樣把目光投向源頭,並且被偉大心靈的力量緊握住,迎向源頭再度呼吸,懷抱著希望與愛。


(共 34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