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各有美好,無從比較 (291) / 林世儒


今年以來台北、新竹、龍潭各班的「易學律動/神聖舞蹈」課上,又重新對於人的理智、情感、運動、本能等,這四個中心加以學習與探討。每次都有一位同學負責導讀與報告,畢竟要「了解自己」,觀察自己是絕對必需的,而觀察自己很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當做一部「機器」般的研究,明白我們的內在是如何運作的,將人的機能分為四個部份的確是個好方法。

但是只有文字的閱讀的確有其局限,分不出這理智、情感、運動、本能這四項機能的區別,當然配上「神聖舞蹈」的練習比較能夠實際體驗它們的差異,也更能看出自己的重心所在,如果能夠擴大觀察範圍,在生活中也試著去分辨,那麽就更容易了解了。我們也常說頭腦知道的叫「知識」,身體知道的叫「經驗」,心所知道的稱為「愛」。而同時有兩個中心同時知道的叫「了解」,所以我們「知道」的很多,但「了解」的很少。我們的「工作」目標之一,就是要減少這兩者的差異。

當我們走進一家餐廳,你關心的是什麽?不同中心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和需求,這也是分辨不同類型的人的簡單方式。如果我是頭腦理智類型的人,那麽我會先看菜單,在意是否有高性價比,食物、環境和服務一定要對得起價錢。情感中心為主的人在意的是燈光美氣氛佳,裝潢有設計感,擺設具有獨特的風格,食物的擺盤要有美感,能讓人忍不住拿起手機拍照,那就再好不過了,至於價格就不用太在意了。

運動中心型的人就會關心動線的安排和桌距,出菜速度的快慢,服務人員如何上菜與收拾餐盤等等如果能有個大熒幕,播放運動比賽的節目,大家一起觀看與歡呼那就太棒了,至於食物是否好吃和價錢是否合理就不是那麽重要了。而本能中心最關心的就是食物是否美味可口,只要好吃就行,至於環境是否臟亂吵雜,服務態度是否友善到位,那就無關緊要了。

我們總是慣用某一個中心,以另一個為輔,然後往往會忽略第三個。我就是以頭腦為主,身體為輔(也有可能反過來,還在觀察與分辨),而情感中心肯定是被我忽略的。透過這樣的方式了解自己與別人,我深刻的意識到難怪有些人的表達和反應我很難理解,因為我無法用他們的角度和方式去看去思考,所以我永遠無法明白。

我學到了人與人是有這麽大的不同,即使我不明白,但我已經能夠遵重與接受不同的觀點,我可以保有自己的看法,同時也不否定別人,因為我們的類型不同。就像我始終帶著棕色鏡片的眼鏡看世界,而有人是藍色、綠色、紅色、紫色、黃色⋯⋯。受制於眼鏡(類型)每個人都有自己偏頗的觀點爭辯無益,除非我們能帶上別人的眼鏡,或是他帶上我們的,才能夠看到相同的世界獲得相同的結論。

當我深刻的了解到這一點,我釋懷了。不再與人爭辯,不再自以為是,而是有更多的包容與接納,遇到不同的觀點我會分享自己的看法,同時試圖去了解對方看待事情的角度,可以同意對方的不同意,允許各種不同觀點的同時存在。我明白這個世界是由許多不同類型的人所組成,所以變得多彩與豐富,我要學習的是肯定自己,同時欣賞別人。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好,無從比較。

2019.05.29 11:06:06


點我查閱:、或更多精采的影片欣賞

(共 42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