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0037) / 恆久:一直不變與不停的在變 / 林世儒

這是一場為期十六周的「靜心」與「內在之旅」,建議每天只聽一篇,以得淺移默化之效。
只要給自己十分鐘時間,閉目靜坐聆聽,即可轉化個人氣質,提升生命素質,改善生活品質。
如能搭配在練習「易學正坐」時播放,並於日常生活中保持「記得喝水」,成效會更為顯著。


恆久:一直不變與不停的在變

什麼是「持續」?保持原狀一直不變?還是保持一直在變化呢?或者以上皆是。我並不是一個有恆心的人,要把一件事從頭做到尾,總是讓我感到十分艱難,還沒開始就想放棄。年輕時我就想提高電腦打字輸入的效率,熱切地去練習倉頡輸入法,可是練不到三天我就放棄了,實在是熬不住那份單調和無聊啊!三十多年來屢戰屢敗,不知到現在已經「持續」這個沒有成果的過程幾十次了,依舊沒學會倉頡輸入法,還是只能使用最簡單的注音輸入法,把字一個個的慢慢敲進電腦去。對於「持續」於無法完成想做的事情,我倒是挺有恆心的,始終不變啊!

生命本身就是一場「持續」的變,從出生開始我們就開始變老,現在臉上的皺紋頭上的白髮日益增多,這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成長痕跡,自古以來亦是如此,必且會「持續」到未來的人。有人希望打破這個永恆的「持續」現象,渴望長生不老,保持青春永在,古人求神煉丹,現代人保養美容。另有一些少數的人,它們走另一條少人走的路,透過「內在之旅」去尋找那可以「持續」不變的,以前是持咒念經,靜坐練功,現在則是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心靈成長。都很好,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能夠滿足自己真正的需求,就是最恰當,最合適的。而什麼是真正可以「持續」一直不變的呢?

長期保持「持續」在某一件事情上,始終是我的一個大難題,走進「內在之旅」把自己鍛鍊了三十多年成效依舊是很有限,三心兩意和虎頭蛇尾一直是我的常態。直到2018年8月應天津的淑欣之邀,在微信群裡講了兩小時的微課「從現在改變未來」後,情況開始又有了轉機。當時為了要幫助學員能夠把學習的內容落實在生活與工作中,還特別設置了每日「記得喝水」的練習與打卡,同時還公告要在一年內每天寫一篇文章來陪伴大家。最終我完成了承諾,經常是每天起床盥洗後,直接坐在馬桶上寫文章,然後發表在「簡書」上。

這樣「持續」了365天,很難想像我是怎麼度過這段難熬的日子,而我居然把它完成了。我從無奈的「持續」做現在該做的事情的過程中,意外的改變了我的未來。如今我有能力「持續」去做一件需要長期去執行的事,我忍得住單調,受得了無聊,耐得起看不到盡頭了。另一個收獲是,從小厭惡作文沒及格過的我,寫作進步了,謝謝詩君老師在週二給我的肯定。

讀過易經的人都知道「三易」不易、變易、和易簡(簡易)。這世界有那恆久不變的的律則在運作,比如太陽總是從東邊升,這是「不易」,自亙古以來從未改變。而世上所有的人事物,總是無時無刻地不斷的在變化著,這是「變易」。一個「持續」不變,一個「持續」不斷變化著。而我們走在「內在之旅」上就是要去知道,什麼是「不易」的,哪些是「變易」的。然後順應「不易」的,「持續」保持不改變,了解「變易」的,「持續」因應它,做動態的調整,以保持平衡與最佳狀態。

這樣我們將不但可以「順天休命」,甚至進一步可以做到「樂天知命」,這不就是我們「內在之旅」的目標與收獲之一嗎?


持續(Die Dauer)/海寧格

保留不變就會持續存在,永恒的存在。因為只有變動中的事物才會在時間中遊走;凡是不再變動的,因為它停駐下來,就已經獨立於時間之外,超越了時間的局限。

保留不變的不感到匱乏,否則它就會一直變動下去,直到匱乏被填滿。於是,我們朝著那些自己缺少的事物移動,在感覺匱乏時才能體驗到時間的存在。

我們也會在另一種情況覺察到時間——當事物離開我們的時候。離開一切,我們會變得純凈,非常純凈,然後所有的變動也都停止,時間不斷延續下去。

我們的內在之旅透過這種方式,從兩方面邁向持續。一方面因「圓滿滿足」而持續存在,另一方面則因為「空」和「純凈」,純然的永續下去。

我們能不能承受這種持續感?如果這份愛十分純凈,是的。如果它純然地存在愛裡頭的話,是的。

我們可以感受到這種存在如此純粹地顯現在我們面前。這種存在具有方向性,它朝向愛,純凈的愛。這份愛全然純凈,因為它僅僅只是在那兒。

而透過它不斷的作用,它會持續運作,永恒存在。


轉貼上海方圓在<簡書>對本文的回應  2020/05/02

老師今天的文章,好似在對我之前交的八卦圖作業,進行了一次「春來了無痕」的批改與指正,涵義真的太深了……我之前的自我探索,從執拗的自我認定「不易」,慢慢发展為看到萬事萬物的「變易」。而現在老師又再提出一個世界恒久不變的那個「不易」,細品之下,品質完全不同。但究竟那是什麽,我還霧里看花說不清。至於最後那個「簡易」就更不明白是什麽了。看來這是跟我目前身心发展的程度有關。我也不著急,繼續慢慢走著去探索就好了。

而細讀老師今天重提的「持續」,字裡行間,只覺得心情澎湃,很多片段的關於老師教學的記憶再次重現,並逐漸串聯起來,在我心中浮現出一個比較清晰的印象。老師說過很多關於「持續」的秘訣,每一條看似微不足道,其實持續反覆地做,著實不容易。

首先是,只做小事,不做大事。要成功地持續,樹立目標很重要,要比自己現有的能力略高但又不至於困難得舉步維艱。這第一點就很容易讓雄心壯志瞬間破滅,提不起興趣來。誰不想一下子就幹點轟轟烈烈的「大事情」出來呢?林老師那個能把書法的一個「點」練上數萬遍的大智慧,往往會讓不明其中深意的人感到不解甚至不屑;但又對老師之後突飛猛進的成績更加疑惑和艷羨。

其次,緊緊追隨「皇后」。也就是,趁著注意力的「皇后」有興趣的時候,抓緊時間趕緊做,趕緊學。這樣容易在身體上留下記憶,對於之後的持續就容易多了。正所謂「兩天打魚,三天曬網」,老師特別強調過「三」和「七」是兩個特別重要的進階點,在這個關鍵時刻,需要加入格外的激勵或者外在的「額外衝擊」,事情才會繼續朝著原來的方向進行下去。這在課堂上其實特別明顯:如果參加過老師的5日或更長時間的「易學律動/葛吉夫神聖舞蹈工作坊」的夥伴都會感覺,第三天會特別累,注意力和體力受到雙重考驗。而這時往往老師就會變出許多神奇的「招數」,來讓學員們重新「記得自己」。於是之後的課程就很容易順風順水了。(有興趣的夥伴可以試著觀察一下。)

第三,覺得實在難以堅持至少每天「摸一下」。老師講述過他練習鋼琴的故事,如果當天實在時間有限,或者身體不允許,至少把鋼琴打開,手指接觸琴鍵多摸幾下。我之前對這個說法一直半信半疑,後來自己嘗試了一下,原來真的很有用。

比如我學太極,開始的「熱戀期」過後,每天早上在起床前頭腦里就生出千萬個不想練的理由,身體也變得懶懶的。不過我想起老師的話,就試著讓自己穿上平時鍛煉的鞋,走到練習的地方,手腳隨便動幾下。沒想到幾分鐘之後,身體居然進入了「自動巡航」狀態,開始沒有抗拒地順利練習下去,然後頭腦就被帶得也慢慢進入狀態。等到不知不覺走完全部流程,已經四十分鐘過去。這時頭腦才又開始陷入解不開的迷惑中:我咋這麽就做完了呢?

當然,除此之外老師還有非常多的絕招,比如「休息大過練習」,「停掉多餘的」、「學與習」、「觀察」、「用最小的力氣做」、「優雅地重新開始」、「對自己慈悲」……說實在的,有時候真覺得老師大概是哆啦A夢的真人版,藏著一個隱形的大口袋,遇到啥困難狀況都能隨時變出一個秘密武器來解決,百試不爽!我也真的是心服口服。

回憶到這裡,我好像有一點對「不易」的瞥見。在這紛紛擾擾、狀況百出的持續過程中,如果說有一個是不變的,恐怕就是「記得自己」吧。始終記得自己要什麽,記得自己的方向。這個「不易」的記得自己,就像一根牢固的錨,把這艘生命的小船固定在那個漩渦中心,任憑周遭風雲變幻的「變易」,卻始終保持自己的穩定與平靜。這樣一來,似乎困難也不再是困難,坎坷也就是坦途,簡簡單單,如是而已。

哇,突然想起我還有每天的功課沒完成。親愛的老師,明天再見啦~~

(共 85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