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棄(0045)/孤單:淨化與凝聚的契機/ 林世儒

這是一場為期十六周的「靜心」與「內在之旅」,建議每天只聽一篇,以得淺移默化之效。
只要給自己十分鐘時間,閉目靜坐聆聽,即可轉化個人氣質,提升生命素質,改善生活品質。
如能搭配在練習「易學正坐」時播放,並於日常生活中保持「記得喝水」,成效會更為顯著。


孤單:淨化與凝聚的契機

在人生的旅途上,難免會有幾次被騙、被拋棄的經驗,那感受令人非常崩潰,任誰都不想再次發生,因為太痛苦了。你還記得第一次被拋棄的經驗嗎?發生在什麼時候?當時發生了甚麼事?我第一次發現自己被遺棄時,那個印象特別深刻。

在一個午後,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氣溫舒適特別讓人想要出去跑跑跳跳,尤其是年少孩子們,更是各個蠢蠢欲動,的確,有什麼能關得住充滿活力與朝氣的心呢?當時我是個幼童,還未到上學年紀,一直都是兄姊們的拖油瓶。這麼好的天氣,他們想要一起出去玩,但不想讓我跟著,以免需要分心照顧我而減了興頭。可是我一直都黏在他們身邊,那怎麼辦呢?每次他們想擺脫我,就想辦法不讓我知道談話內容,於是改用國語(普通話)交談。對於只聽的懂閩南語的我而言,就完全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了,但從神情可判斷他們有秘密不讓我知道,只是我猜不出來。

幾次之後我從他們的談話中,聽懂了人生中第一句國語(普通話)—-「給他騙(騙他)」。在多次的經驗中我知道,只要聽到這句話,接下來不久,兄姊們就會一個個地陸續消失,然後只剩下我一個人在家。因此我對這句話特別敏感,只要在他們的談話中出現了,那麼很快的我就會被遺棄在一旁,只能孤獨的和自己玩耍,無法和兄姊們融在一起、玩在一起,我被遺棄了。後來只要聽到這句話,我就會大聲哭起來,因為我不想被兄姊排除在外。

等到上了小學,兄姊們都已經畢業了,而且大部分已經開始工作或是在外地上中學,相聚的時間與機會變少了。放學後我都會留在校操場和住附近的同學們一起玩耍,晚餐時間父母們只在學校門口大喊一聲,就可把自家的小孩叫回家吃飯。隨著太陽西下操場上的人越來越少,到了夜幕低垂時,往往只剩下我孤單一個繼續玩耍,因為我的父母為了養這一大家子十來口人,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我總是最後一個被叫回家的那人。

我似乎被眾人,被這世界遺棄了,我該怎麼辦呢?我只能耐心等待,繼續等待,等待母親的呼喚。每當媽媽的聲音響起,然後這個世界就重新恢復運作,再度充滿愛與光明。我被遺棄了嗎?沒有。幾年下來,我學會只要我不遺棄自己,我就不會被遺棄,就算是不被大眾所認可,我永遠都會是支持自己的那一個人,自己陪伴自己,我不孤單。「道」會離棄我們嗎?不會。因為我們是祂的一部份,離棄了我們,也就離棄了祂自己,那就不是「道」了。

從另一方面看,離棄也是一種淨化與凝聚的過程,去掉多餘的,就是在淨化,減少沒必要的,就是在凝聚。因此不管是有意的斷捨離,或是無意的被離棄,都是一個契機,一個讓自己深入「內在之旅」,變得更加純淨與凝聚的新起點。小學時每天這樣的離棄與覆合,讓我和自己有了更多的連結,更加的向內凝聚。就因為有了這孤單的童年,所以才讓我具備了獨處、自力救濟、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離棄(Verlassen)/海寧格

會有人被道拋棄嗎?如果道離開了他,不也就拋下了自己?然而,我們有時也會離開道,離開內在的指引,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至少可以說是我們在試圖脫離道。

我們真能這麽做嗎?難道誤入歧途就不是靈性的道路?要不是這些歧路,我們又如何能在最終更接近自我,並因此更確認到道的運作。

當我們離開某人或者別人離開我們時,也是如此。別人真能離開我們,完全把我們拋下嗎?而我們又真的能離開別人,完全拋下他,讓他被道遺棄嗎?

內在的旅途上,我們有時也會覺得自己被拋棄。被誰拋棄?那是否只是過去被別人、或是被自己遺棄的記憶,而我們在這樣的遺棄感中忽略了道的運作?還是我們把這樣的經驗也投射到道上,仿佛它們可以拿來相互比較?

當然,被道拋棄的經驗——或者說是「感受」比較好——也是有的。那只有在某些特別情況,而這種被遺棄的感受非常痛苦。我們能怎麽辦?沒有辦法,什麽也不行。只能耐心地保持在這裡,並凝聚下來等待,那樣才會再度恢覆秩序——和距離。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無法把人性經驗轉化為道運作的畫面,也無法期待依靠這些畫面而有所作為。我們是真的——但只是被這些畫面——被離棄了。

只有當我們被離棄時,才會變得純凈。凈化意味著,被一切和純凈相對的、一切塵垢所離棄。
我們會到達這種純凈的境界嗎?只要我們朝著這個目標就夠了。即使我們尚未純凈,道依然在我們之中澄澈地作用著。如何能夠深刻體會這一點?只有「離棄」。


轉貼上海方圓在<簡書>上對本文的回應  2020/05/09

今天的閱讀經歷很有趣。一邊讀一邊暗自嘀咕:老師的文章什麽時候也啟用了背景音樂呢?前半部分敘述童年舊事時,耳邊縈繞不去的是阿炳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淒冷而辛酸,一如落日余暉下,少年孤單寂寥的背影……

而後半部分讀到老師懂得自我陪伴,從被離棄的經歷中獲得全新的凝聚那段,旋律突然變得纏綿清麗,轉為Kenny G的薩克斯名曲《Going Home》。側耳傾聽,在那純凈而悠遠的意境中,仿佛有著來自於最初家園的殷切召喚,以及當下內心的幸福與滿足……老師的文章,真的越发能激起我內心的情感共鳴啊!

記得那是疫情初期,我恰好剛從國外旅遊歸來。面對原本人流如織、夜明如晝般喧鬧繁華的街頭,一下子呈現「萬徑人蹤滅」,整個城市如被徹底清洗過一般冷清、空無,感覺特別難受。比這更不習慣的,是瞬間被剝奪了行走的自由。整天只能禁閉在斗室之內,寸步難行。這讓我有種滅頂般的痛苦。

要知道,就在十幾個小時前,我還恣意遊蕩在南法明媚的陽光沙灘上,心情輕盈得可以追逐彩虹……兩相對照之下,一種生平最難耐的寂寞緊緊地抓住了我,讓我在隨後一段時間裡如行屍走肉般活著。沒有意識,沒有意願,索然無味。遊戲、電視、小說、K歌……所有的娛樂方式似乎都不再對我生效;盡管身邊家人環繞,可我還是覺得自己格外孤獨。整日裡昏昏沈沈地,醒著還是睡著,我都不甚清楚。只留下一具還有溫度的身體,浸泡在無邊的寂寞里,其余的六魂七魄早已自尋去處,不明所蹤。

轉機發生在某個午睡之後,我百無聊賴,突發奇想給自己「吃點苦頭」,看看是否能恢覆味覺。於是從書櫃中隨意抓出一本塵封的厚書,開始閱讀。翻開封面,不僅苦笑——這簡直是給自己出的大難題啊!原來我拿到的是烏斯賓斯基的《探索奇跡》。

這本書是友人所贈,可惜已在書櫃中枯等了我三年多。這些年我無數次拿起它,又無數次放棄,至今書簽還停留在序言後的幾頁……但既然選擇了,那就試試吧。開始讀了幾行,我不得不從趴著的姿勢,轉為正襟危坐。同時從目光快速掃讀,轉為輕聲緩慢誦讀。

怎麽回事呢?因為這本書不僅從內容文字來說十分晦澀,很難理解,而且要命的是它是台灣版的豎體印刷,得從右向左豎著看,居然還是繁體字!!天吶,這對於能一目十行看簡體字書的我來說,簡直就像給蜜蜂掛上了一個鉛墜,不能飛而只能慢慢爬行。

因此我一邊手指著逐字逐句地念,一邊傻傻地分辨是「會 」還是「曾」。有時候一句很短的話,得反覆讀上幾遍,再聯繫上下文,才能大致搞明白意思。由此,我不得不押上全部的注意力投入其中,那叫一個使出吃奶的勁頭啊。不過讀著讀著,有些事情開始发生變化:那些像蟲子一樣扭曲的字,像巖石一樣艱澀的句子,不知不覺中融化成涓涓的細流,從我的心裡流進來,進而慢慢浸潤我整個身體。

我居然能用身體的感覺開始讀懂它們了!不僅如此,在那個過程裡,我感覺自己的頭腦特別安靜。我能清楚聽到自己的聲音,身體放鬆地品味到那些文字的意義,甚至還有一種淡淡的喜悅與甜蜜漸漸浮上心頭。

平生第一次,我讀得那麽的慢,但我全然地就「在」那個閱讀裡。周圍的一切格外平靜安穩,我感覺自己一顆懸在半空的心,因胸腔的起伏而振動,像一片羽毛,緩緩地降落下來……等到我從書本中擡起頭,突然發現好像少了些什麽。嗯,那困擾我多日的寂寞與痛苦,不知何時悄悄地離去。

我又活過來了!我能感覺到自己的心穩穩地在胸膛中跳動著,身體接觸到的一切都那麽真實。我呆呆地回味著這種失而覆得的存在感,再看看手中的書,已經不知不覺讀完了好多頁,似乎還意猶未盡——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想起老師說過,「做小事而不立大目標」。於是我按捺心中激動,做了一個小決定:這本書每天就讀10頁,不貪多,看看能堅持多久。而那種平穩而踏實的能量似乎還充盈著我,於是我開始帶著這樣全身心「在」的品質,慢慢地開始一個人去做一些小事:掃地,喝水,整理家務,吃飯……我感覺自己的動作好像快不起來,每一個瞬間全都被我的身心所吸收著,讓我感覺那麽的豐富與滿足。

原來一個人可以是孤單,卻並不一定會是孤獨!非常讚同老師文中所說,「把每一個有意或者無意的被離棄,都當作一個契機,一個讓自己深入內在之旅,變得更加純凈與凝聚的新起點。」此時回頭再看生命中那些曾經孤單的傷口,卻都凝結成為一個個美麗的吻痕——那是神充滿愛意的提醒,邀請我們回到內在,回到圓滿的生命之初!

感謝老師!讚嘆存在!


轉貼煙台冬青在<簡書>上對本文的回應 2020/05/09

我的童年也很孤單,也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因為不被群體接納,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會逃學了。上了學後便經常生病,這樣就可以請假在家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主動離棄群體獨處。正如老師在文中說的,離棄會帶來凈化與凝聚,年少時獨處的時光,讓我有更多的觀察和思考。


轉貼珠海施崢在<簡書>上對本文的回應  2020/05/10

被拋棄是我人生的主線,我與這個主線遭遇的年齡實在太小了,直接進入了凍僵的狀態,我認為我被全世界拋棄,帶著被拋棄的恐懼,我進入了焦慮的人生,幾乎我的成長功課都在這條主線上,那是一個剝洋蔥的過程,從情緒到身體一層一層的打開,讓我看到我的懷疑和恐懼不是真有其事,只發生在我的頭腦裡,讓我看到因為恐懼,我把多少評判自己的權利交與他人,讓我看到我的生命被多少愛承托著,感謝曾經的神舞課上林老師播放的那一曲「記得自己」,和一次一次在神舞課堂上回到自己的過程,帶著回到自己的品質,拿回了為自己負責的權利和力量。當我望向上師的眼睛,看到了愛在那裡,我從來不曾被拋棄,可以好好的愛自己。感恩與林老師、高老師的相遇!你們是上天送給我的禮物。


(共 25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