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心靈成長的要質 /林世儒


1994年為了追求心靈成長,曾經和幾位朋友跑到印度去住了四個月,後來每當有人問到去印度修行,長住一段時間要準備什麽東西?呵呵!這要看你問到誰了,有說要帶衛生紙、衛生棉、泡面、鋁箔包食品、美金、一件厚外套⋯⋯,各有考量與道理,而我與Misherr都是建議要帶「醬油」,很多人都以為聽錯了,我要說你沒聽錯,就是每餐都用得到的醬油。

常期在國外生活最不容易習慣的就是三餐,口味和平日差太多,連續兩三天還行,要吃上幾個月那可就難過了。而我發現任何菜只要加上了醬油,味道就對了,容易入口而且有內心滿足感。後來1997年再去印度時,我們就帶來一加侖多的醬油去。因為印度當地產的醬油,簡直就是黑墨水加鹽,難以入口,進口的250cc一罐龜甲萬醬油,要價大約台幣四百元,買不下手啊!因為有了醬油,結果每天家裡高朋滿座,午晚兩餐都有人聞香而來打牙祭,畢竟常年在外,難得吃到家鄉的口味,而醬油更是獨樹一格的調味聖品。

我們的「本能中心」對於味覺有它的記憶,不同地方的人會有不同的口味,偶爾可以嘗鮮試試不同地域的飲食,但長期與平日還是要家鄉口味才能滿足。每年年底都會去一次吉隆坡,雖然在當地吃的也是華人做的餐食,但感覺還是很不一樣,因此每次一回到台北,出機場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吃個蚵仔面線加肉圓,或是魯肉飯加貢丸湯這家鄉味,才覺得身體和心靈都回來了。

醬油真是個了不起的發明,讓我看到了「本能中心」的慣性和限制,所以只要出國超過一周以上,帶著醬油肯定沒錯,管他法國餐、印度餐、馬來餐…. 管他什麽餐,只要加了醬油就是好餐。看來我中了醬油的毒,已經深達不可救藥的地步了啊!這也說是其來有自,在我中學畢業之前,每年暑假我們必定會全家總動員,辛苦地的釀足夠一年份使用的醬油啊!

西方人的心靈成長是期待自己成為「鹽」,可以提味(調和人際)、防腐(永生不壞)。我則希望是成為「醬油」,不但提味、防腐、還可增香氣、添色澤與增美感,完全是質量的重大提升。可以讓異食變美味,讓思念成滿足,讓外地如家鄉。它所帶來的改變可說是色香味俱全,身心靈合一啊!這也就是我們持續地定期透過【易學律動/神聖舞蹈】下功夫「工作自己」的目的之一。

2019-07-08


點我查閱:、或更多精采的影片欣賞

(共 84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