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和連結 / 林世儒


前些日子有幾位朋友陸續跑來問我,先說是想要參加我的「葛吉夫神聖舞蹈」,奇特的是,他們都不約而同的問起:聽說你教學時很重視動作的細節之練習……..。對於這樣被認定初覺意外,但很快釋懷。畢竟有很多課堂上對學員的要求,我未必會說明為什麽要如此?而學員也只能以他們所能了解的方式,來認知我的動機。

我會要求要做到某些細節,主要是因為要建立起某些「運動中心」與「情感中心」和「理智中心」之間的連結。少了這些連結,我們將很難讓這「三個中心」和諧的一起「工作」,我們將無法像「人」一樣的「工作」。

上個月底依秀在看完我跳〈Six Positions〉之後,跑來跟我說:看我跳這之舞時,看到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世儒,和他所認識多年的我以及其它舞蹈中的我完全不一樣,而秀華也數次私下向我提到,她在四月份參加了Jivan數個不同的神聖舞蹈團體,發現大多數的人同一姿勢在不同舞蹈中,都呈現相同的感覺(情感),甚至每支舞都是依樣的情感。但是我即使同一個姿勢,在不同的舞蹈中,卻會呈現出不同的情感,為什麽會這樣?

簡單的說:就是多數的人少了「某些連結」,所以無法在這種像機器人般的動作中呈現出不同的情感。上周在星期一晚上班,我要求學員們只做一個很簡單的動作,〈Tibetan Melody〉的第一動,將下垂在手臂擡至水平。

其中一位學員,我提醒他速度太快,需要放慢。幾次練習之後,他非常挫折,為何他覺得速度比我慢,而我卻一直說他太快。為此我們特別站再一起練習,而其它的學員在旁觀,一曲之後他還是覺得我比較快,而所有的人都說真的是他比較快。

這真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因為內在缺乏「某種連結」,而讓他做不到並且看不到這個簡單的動作。如果我會要求或重視細節,並不是為了要把舞跳得美,或跳得好,而是為了讓學員能建立起某些缺乏的「連結

在仔細為那位學員說明我和她之間動作的差異,他則痛哭流涕說:每當我說他太快,就呈現童年時被催促的情景,讓他備感焦慮。而在聽完解說之後他覺得放鬆與釋懷了。果然再跳〈Tibetan Melody〉他就可以再要求的速度到達定位。

我關心的不是姿勢、不是細節、不是舞蹈。而是「你」,你這個「人」。姿勢、細節、舞蹈會呈現出真實的自己,然後我們才能看到真實的自己,才能去改善自己。

不要再說我主要在教「神聖舞蹈」的細節,那是工具而不是重點,重點是「你」,你的存在。

林世儒 2002-11-12


點我查閱:、或更多精采的影片欣賞

(共 64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