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問:「我為何而來?」/ 廖祖芳 (台北)


踏入教室老師的第一問:「我為何而來?」
「為了與大家一起工作而來。」我答。

「易學律動/神聖舞蹈」三日營的第三天中午,我們八九個人為了等咖啡,進教室時遲到了。世儒老師問:「要放棄需要再等5分鐘的咖啡,準進進入課室,還是繼續等咖啡做好而遲到?什麼是重要的?選擇的標準是什麼?但不管你的選擇是什麼?都需記得你要的是什麼?並且為此付出代價。」而,生活中無處不充斥著類似的選擇。所以,再試問自己:我的目的是什麼?而我的選擇是什麼?我如何做出這個選擇呢?——無論如何,都要承擔選擇後的結果。

摩擦,生熱,結晶。描述我們面臨內在衝突的過程,一但生熱的過程,失去了目的、不堅持,便無法結晶。

愈慢的音樂與愈簡單的動作,便有愈多的細節朝向自己展開,也同步延展了時間與空間,紛飛的念頭也更清楚。轉身的45度,出現了90度的狀態,有些過於刻意伸長的手指有些許的僵硬,伸直手臂的關鍵是注意力放置關節處,抬頭的動作一不留神即與優雅音樂產生不和諧的粗魯落差。我有聽見聲音嗎?我有感受到音樂的優雅嗎?我動了膝蓋還是髖關節?我要跨多大步才能優雅的抵達定位?我的眼神又看哪裡了?這一次,我發現有愈來愈多值得去分配注意力的地方,還多了耐心、好奇與自我實驗的精神。

團體中,阿龍做起動作,就像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和諧,似乎有另一個人在移動他的肢體,非常的好看,讓人感受到——原來可以更不費力的移動肢體。分組討論匙,每一列也都各有特色,第一列像是小組員們的討論,我們這列則是會先經過一番的各自發表再達成一致,第三列雷恩成了小隊長,第四列的阿龍自然也成為了隊長。

我猜,提出了以馬雅暦法數學系統為基礎的「Law of Time」的西·阿圭勒斯博士,大概也是葛吉夫的粉絲。循環數數的乘法數列,在神聖舞蹈中名為[七律]
142857×7=999999。
1/7=142857
2/7=285714
3/7=428571
4/7=571428
5/7=714285
6/7=857142

第二天,我們24個人,在沒有示範、沒有排練、奇蹟似地完成了「乘法舞」的超級複雜走位和隊形變化。沒有碰撞、沒有混亂,第一次上場就完美達成,十多年老經驗的學員驚呼說「見鬼了,這根本不可能,一定有鬼」。但,當時我的腦袋還無法定位6次的位置分別,一直到第三天,腦袋才有明確的定位,真正的知道在過程中,每一次應該要如何的變化到不同的位置。

而,這次「音階」這支舞加入唱歌的聲音,注意力被放置的更寬廣了⋯⋯而那不斷重複的「我渴望成為自己」這支舞,一不留神就會像是播放聲音的機器,而那,怎麼還沒停下的念頭,使我在行進的動作中,不斷地失去當下,還有,評判他人的念頭,驕傲的把我帶離當下,還有,團體間藉由每一個人安住自己,而達到互助的力量不可小覷。

繼這次2022/12/31-2023/1/2三日的神聖舞蹈課程後,向世儒和Misherr兩位老師敲碗——
就是在2023/6/22-25
安排四日的「易學律動/神聖舞蹈」工作坊
這一切只為「自己工作」。


點我查閱:、或更多精采的影片欣賞

(共 101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