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就是愛 / 林世儒

昨天在微信看到天津的淑欣貼出了我在2017年11月4日,應她之邀所做的一場與「身心靈成長」相關即席的演講沙龍,因為沒有事先準備講稿,都是當場臨時反應,內容引用了《易經、大學、聖經、西遊記》等經典,以及「第四道」葛吉夫大師的一些觀念。講完之後雖然覺得十分滿意,但當時自己沒有留下任何紀錄,也就只好放下了。沒想到她當晚有錄音,更驚喜的是還找同學做了逐字稿。現在要我在講一次,肯定沒有當天精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天晚上談論的所有內容。


沙龍:註意力就是愛 林世儒老師 2017年11月4日 天津

我的一個學員,她對她的小孩非常好,會盡量滿足她小孩的需求,她的小孩大概小學三年級,跟同學比起來她的小孩要什麽就有什麽,可是她的小孩那次跟她說:媽媽,你不愛我。她覺得很困惑,為什麽,你想要什麽我就給你什麽,別人沒手機你就有手機,別人沒有iPad,你就有iPad……但是小孩卻抱怨媽媽不愛她,她問:為什麽這樣呢?就她自己本身而言,她很愛她的小孩,而且她盡自己努力去照顧她的小孩,可她的小孩卻不斷抱怨。

我們知道,很簡單:注意力就是愛,她花了多少注意力在小孩身上。你的注意力是在自己身上還是在小孩身上?特別是小孩在讀了幼兒園小學之後,放學後,你在做飯,小孩會很開心跟你說她在學校發生了什麽事,想跟你分享,這時候你怎麽辦?大多數情況下,媽媽會答:媽媽在做飯!是的,你有很重要的事要做,小孩被你攆了一次,第二天你又把她攆到一邊去,第三天你又把她攆到一邊去,,第四天她就不會再跟你說了。小孩子要的只是父母對她的注意力。

其實每一個人都一樣,從小到大,我們要的是別人把注意力放在我們身上。如果你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她身上,她就會吵,如果她吵了你還不注意她的話,她就會鬧。鬧還不行的話,她就會做點壞事,搞破壞。 你就會注意到她。小孩做的一切只是為了吸引你們的注意力。

但是父母不是這樣想的,父母想的是你最好不要過來煩我,最好是你要什麽就給你什麽,然後就把你打發了,所以父母會想用這種簡單的方式把小孩打發了,然後我們就不需要把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了,因為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同樣的,人跟人之間的關系也一樣,每個人都想要愛,可是愛這個字很麻煩,到底什麽是愛?你有沒有想過,到底什麽才是愛?有人說: money is love。(同學們答:陪伴!關註!把心放在我身上!力量!真誠!信任!服務!)我覺得講愛講的最好的是我看到的一篇文章,這是《聖經》裏面的一篇文章,我們可以先看一看什麽是愛。

《哥林多前書》 第13章「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這可能是到目前為止把愛講的最好的一篇文章,同意嗎?但是看一看很難做到。」

愛,真的很難。愛最難的是什麽?即使你這樣做,接受那個人說不是,你怎樣做都不是, 只有接受那個人認為是才是,愛是很麻煩的。我聽過一個很有趣的故事,《聖經》裏說上帝有一個兒子, 那個時候還是小孩子,很頑皮,精力充沛,不停在鬧,上帝受不了了,有一天上帝看他又來鬧了,於是讓他去把喜馬拉雅山鏟平,給他一把小鏟子,一去就得用好幾年。沒想到,他去了三天就回來了。 有一次上帝在喝咖啡,他又來吵,實在被他吵的受不了了,就把咖啡勺子給他,讓他去把北海舀乾,一年後他又回來了!上帝說:這樣好了,你去人間,你教那些人學會愛,結果他來了兩千多年還沒回去。

愛非常的難,真的非常的難,我們不知道如何去愛,但我們剛才說:注意力就是愛,或者說注意力是愛的一種呈現。當你愛上一個人時,你就忍不住把所有注意力放在他身上,或者當有人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時你感覺到被愛。光說愛,是很不具體,但是如果說注意力就非常具體,有沒有注意力你是知道的。當發現自己沒有注意力,這是人最大的盲點,也是所謂心靈成長的開始。

你在認真聽我說嗎?你現在有注意力嗎? 你回答有,但是回答完之後接下來你還有沒有注意力,這是一個問號?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我們認為我們的注意力是綿綿不斷的,就像你現在坐在這,然後你以為你的注意力一直都在這,你會覺得你的注意力都是持續的。但是如果你願意更仔細去觀察自己的話,你會發現其實你的注意力不一定一直都在。

有中國一本小說講這件事,各位有沒有讀過,都讀過《西遊記》嗎? 《西遊記》有個角色非常厲害,孫悟空有什麽本領?同學們答:七十二變,筋斗雲,火眼金睛,金箍棒。

特別是筋斗雲七十二變,這兩樣,你看看像不像我們的頭腦?

上一秒我們在這呢,然後下一秒跑到別處去了,再下一秒你又回來了,是不是像駕一個筋斗雲十萬八千裏,而且一剎那就回來了。就是因為你出去又回來,然後你覺得你有注意力。我們的腦袋是不是像七十二變,你現在想這個,一會兒想那個,完全不搭嘎。

菩薩是怎麽對治她的?同學們答:緊箍咒。

我們一直都是缺緊箍咒,如果念緊箍咒的話,你的注意力就會一直有。不管他去哪裏,十萬八千裏,一念緊箍咒就會頭疼欲裂,不管他去了哪裏,他就知道乖乖的回來了。這些都是有意義的。不是隨便亂寫的。 《西遊記》是關於修行的書。告訴我們怎麽樣去控制我們的頭腦,怎樣去擁有注意力。緊箍咒就是我們的修行,我們怎麽讓自己一直有注意力。

如果你仔細看的話,裏面還有一些角色。非常重要的角色,除了孫悟空之外還有誰?答:豬八戒!豬八戒都有什麽能耐?答: 好吃懶做,好色,貪生怕死,好逸惡勞!這是在說什麽?剛剛孫悟空是講我們的腦袋,豬八戒是講我們的身體,那是我們的本能。那我們應該怎麽整治豬八戒?吃跟睡對我們來說很重要,誰能整治他?對,孫悟空。一個治一個。豬八戒是好吃懶做,但是身體也有他的注意力,身體的注意力就是怎樣做可以使自己更舒服,怎麽樣做可以更省力,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善用這一部分,對你的成長會有幫助。我們裏面住著一個豬八戒。

豬八戒是二師兄,那三師兄是誰啊?沙僧。沙僧是幹嘛的?幹活的。我們哪個部分像沙悟凈?同樣是我們的身體,沙悟凈從來不受重視。我們也是,我們的身體平時幫你幹很多活,你能夠來到這裏是你的腳幫你走過來的,如果腳受傷了,你就來不了了!人呢?不受傷不生病時對身體是沒感覺的 ,是不重視的,一受傷一生病你就對身體特別有感覺,但是我們身體非常重要,很多活都要他幹,但是我們從來不會去注意他,如果你能注意到你的身體,那你的身體就會把活幹得很好。

《西遊記》裏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唐僧,唐僧有什麽能耐?答:念經!唐僧只會念經,一心想到西天去。唐僧他整個注意力都在修行,唐僧也代表著愛,唐僧是因為受到一種召喚,這是比較高等的愛,所以他願意花時間把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取經那上面。就像我們也是一樣,你為什麽會對心靈成長有興趣,你跟唐僧一樣,受到某種召喚,這是你心中還有某種愛在,這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唐僧取經,光靠他行不行?光靠他,沒三步,大概就被妖怪吃掉了。最後他為什麽可以一路往西天,最後能夠順利把真經取回東土呢?因為他的徒弟們,這三個徒弟是孫悟空,豬八戒,沙悟凈,這三個原本都是妖怪!簡單說,如果你的頭腦不聽你的話,你的身體不聽你的話,你的本能不聽你的話,他們都是妖怪。如果他們聽你的話,那麽,他們就是徒弟。

所以你是被妖怪牽著走呢,還是你收服妖怪幫你做事? 這就是心靈成長。如果你仔細觀察自己,是不是這樣的?常常勵志,是不是?上某某課,覺得特別好,要早上起來練習! 決定明天5點起! 4:58 鬧鐘一響,哎呀,好冷,天還沒亮,再多睡一會兒吧。 這是誰說的? 豬八戒就這樣說的,對不對?這麽冷,幹嘛那麽早起?晚個半小時,又有啥關系?

今天晚半小時,明天晚半小時,後天再晚半小時,你就不用再練了。很快的我們就忘了,接下來,又上了一個課,又覺得特別好,明天還要練,然後豬八戒又出現。本能不聽我們的!同樣的,我們的腦袋也不聽我們的話。你腦袋聽你話嗎?你讓他想這個,他就想這個嗎?往往腦袋他自己會想,控制都控制不住,控制不住他,就意味著我們對他缺乏注意力。

注意力就是愛,她是一體兩面的。如果你的注意力能夠增長,你的愛就自然就能夠增長。如果你的愛能夠增長,注意力就能夠增長。當你愛上某一個人時,你會特別有注意力,你會唱歌會寫詩,但是當你愛逐漸消退時,你就不會唱歌不會寫詩了。這是一體兩面。

你看這個 「愛 」,如果愛的定義是這樣的話,中國有本書對愛的定義更加的廣闊,講的更加深入,這本書字不多,大概五千多個字,《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

這和愛有什麽關系?古時候,人們大概七八歲進小學,進小學學的是應對進退,基本的知識,禮樂射禦書數,對,技巧性的。大概十五歲左右進大學,大學都是貴族子弟,大學就教這些東西。

有一個山東人,他說15歲的時候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對,孔子。大學之道,這條路有個目標,分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跟我們的成長也是一樣的。第一個是「在明明德 」,「明」是彰顯,「明德」歷年來有各種各樣的解釋,是內在美好的德行,所以說其實就是你本來的自己,你的本性,第一個階段我們學習把所有註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彰顯自己內在的東西,了解自己,認識自己。

然後呢,這個階段如果做的夠,我們進入第二個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在親民」,要學習跟別人好好相處。要與別人好好相處,跟愛就有很大關系了,相處的好就有愛,相處的不好,就沒有愛。第二個階段每個人要學習放下自我,把你的注意力能夠擴展到更多的人身上。

然後接下來進入第三個階段:「在止於至善」。「至善」就是最好的,最好就是:我好你好大家都好。只有我好,你不好,也不好。只有我們好,他們不好,這也不好。所以,大家都好是「至善」。這是我們學習的目標,是我們心靈成長的目標。

如果目標是這樣的,我們如何去「在明明德」 ?我們怎樣彰顯我們自己,如何呈現我內在本來的樣子?我們整個學習裏面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擁有注意力,注意力就是你,注意力就是你的靈魂,注意力在你就在,注意力不在你就不在。

我們怎樣能夠擁有注意力? 因為有了注意力我們才會有愛,因為愛是把你的注意力投射在某處,你把注意力放在某一個人的身上,那麽他就會覺得你有愛。那接下來我們做一個練習,大家一起體驗一下。

練習:兩人一組,B把所有註意力放在A的手上,B可以觸碰A手腕至手指之間,透過你的手去表達,去關心這手,去看這只手,了解這只手,只有行動,只有接觸,沒有語言,過程中不說話。也許你從這只手聽到什麽,也許你想對這只手說些什麽,把你聽到的,把你想說的透過你的手去表達。A閉眼感受,看看會發生什麽。

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力就是愛,當你有注意力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愛在流動,身體的注意力就是去感覺,心的注意力就是去感受,頭腦的注意力就是去思考。

學員分享:我摸我愛人的手,感覺:他辛苦了。 結婚十年了,我們沒有太多的機會全神貫註的去摸對方的手。雖然平時逛街也會牽手,但好像沒有關注這雙手。我想傳遞給他的是愛和你辛苦了。我倆剛才交流的時候,他說他收到的是挺暖和的。我覺得過程特別好!感覺這一刻彼此很靠近,很親密。他觸摸我的手的時候,我感覺到被深深的珍惜。

學員丈夫分享:摸著我老婆的手,我感覺我老婆老了,珍惜當下。十年過得太快了。

這就是發現,真正的愛不會用到愛這個字。用愛這個字的時候其實已經不再愛了。珍惜是愛,你把註意力真的投註在對方,大量的愛在流動,不需要語言,注意力就是愛。我們平時很難把這麽長的注意力投在自己的愛人身上,你說長嗎?只是5分鐘而已。所以人跟人在一起,不在於在一起的時間長短,而在於質量,有多少注意力在。

學員分享:我覺得5分鐘挺長的,挺慢的,然後又挺快的。她開始摸我的手,我覺得癢,就笑了,但是接下來,感覺自己的手被這樣溫柔的關注,我被感動到了,而且我發現我自己從來都沒有這樣關注過我自己。當我撫摸她的手的時候,感覺太舒服了,什麽事都沒有,只是陪伴她的手,覺得生活裏太需要好好陪伴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了。

如果你有這個發現的話,那麽你就要善用你的注意力。注意力放在自己這裏,就是感受你自己,放在家人身上,就是愛你的家人。每個人都有注意力,只是你怎樣使用注意力,你能不能把你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放在一個地方,時間不用太長,兩分鐘就可以,效果會很好。對於我來說,我的所有教學都是圍繞在注意力上,怎樣去擁有更好注意力,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放在家人朋友身上,放在整體上,這樣會對整個世界對自己對團體對整體都是好的。

如何鍛煉我們的注意力,如何擁有注意力,如何更好的使用我們的注意力?在《易經》裏面的這幾個卦,透過這些卦,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幫助我們鍛煉如何去使用注意力。

第一件事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其實只要我們在做一件事情,我們就會有注意力。看這個卦:「觀卦」: 上面是「風」,下面是「地」,觀察的「觀」,我們在觀察的時候需要注意力,只要我們持續的去觀察,你的注意力就在那上邊。 如何觀呢,有六個階段。「臨卦」:如果我把它倒過來,底下兩條實線,虛線到上面了,上面是「地」,底下是「澤」,「地澤臨卦」,各位學了心靈成長,特別會說要臨在,臨就要覺知,什麽是覺知? 觀就是覺知,臨就是覺知,你只要觀察,你肯定是臨在,你只有臨在,你才能觀察。一體兩面,所以想要活在當下,你必須要帶著注意力觀察自己,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臨在,你只要保持臨在,你就會把自己觀察清楚,這是第一個階段。很多人讀了《自我觀察》,透過自我觀察,你可以臨在。

「坤卦」:但是,想要觀察自己有沒有臨在,還是有一點困難的。我們觀察的時候很重要的是要對自己慈悲一點。什麽是慈悲?看這個「坤卦」,像媽媽一樣對待自己,觀察自己的時候,無論你看到什麽,看到自己有多麽蠢,多麽笨,你要象媽媽一樣對待自己,媽媽總是給我們接納,給自己接納。

通過觀察我們才能夠進入第二個階段,記得自己,也就是活在當下。不僅僅是活在當下,還有記得自己。你在做什麽,你為什麽要這樣做,這個做完了,你真的是「在明明德」 了。下一步,我們就要去拓展注意力。

我們注意力有三個像度,第一個注意力的長度,你能維持注意力多久呢?我們很少去思考這一部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不會超過一分鐘。台灣有一個非常有名的佛教團體,他們打坐只打坐一分鐘,他們認為你能夠一分鐘之內一心不亂,不起一念,離成道不遠了。就差不多可以開悟了。這沒多少人能做得到。

注意力還有深度,這也是我們很少考慮的,比如說我們可以注意到我們的手,手掌、手指、指節、皮膚、肌肉……等不同深度與更多細節。注意力還有廣度,我能注意到我的頭腦在想什麽,同時我能感覺到我的身體,我能夠感覺到我的情感,這三個不同的面向我能夠同時感覺到。注意力的三點都做到,廣度夠,深度夠,時間也夠,這才是真正的覺知,才是真正的在當下。

那,透過「觀卦」和「臨卦」,去鍛煉我們的註意力,一般是透過神聖舞蹈(易學律動))去鍛煉。「觀卦和「臨卦各有6個步驟,幫助我們活在當下。如果你擁有了注意力,接下來就是怎樣使用注意力,我怎麽去控制注意力。

我又找到兩個卦來說明。這兩個是互相顛倒的。我先把它畫出來,這是「天」,下面是「火」,「天火同人」,大家都一樣,是「同人」,顛倒過來,上面是「火」,下面是「天」,就是「火天大有。在禮記裏面有一篇,叫做「禮記禮運大同篇」,就是這個。「世界大同」,這是最大的愛,「至善」。同樣的,各有6個步驟,但是我怎樣從這裏到這裏呢?這個階段要做什麽呢?一樣,有個卦。

「師卦」:上面是「地」,下面是「水」,  這是第二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我們是學習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管別人,因為你要先鍛煉好自己,到了第二個階段,完全相反。上面是地下面是水,「地水師」,什麽是「師」?「師」的意思是群眾,一群人有紀律的人聚在一起叫「師」,一群人聚在一起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或是共同的理想,這個叫「師」,如果沒有目標,就是烏合之眾,所以一群人在一起做一件事就會有一些規則,所以在「師」裏面強調「師出於律」,我們要順著某一種規律去行動,倒過來,「水地比」,表示這群人大家能力都差不多,比肩同行,所以你怎樣鍛煉你自己,讓你能跟大家都差不多,才能夠到下一個階段:「在親民」。

而這些鍛煉,我這幾年研究易經,把這些觀念透過神聖舞蹈(易學律動)來表達,特別好。透過神聖舞蹈(易學律動),去鍛煉注意力,擴展注意力。所謂的心靈成長其實就是注意力的成長,注意力的運用,如果你能很好的善用你的注意力,你才能成為你的主人,成為自己。

其實自古以來,所有的大師教導的只有一件事:成為自己的主人。

我們常常會有一個誤區,我們說過人有頭腦,頭腦非常好使,我們也有身體,另外我們還有情感,而傳統上我們總是認為,頭腦是最大,領導著身體和情感,頭腦想怎麽做,認為怎麽樣是對的,然後他會要求身體去做,比如:現在你不應該有情緒。所以你就會壓迫你自己,不要有情緒。你現在想睡覺,但是頭腦說你現在不能睡,你要繼續幹活,所以長期下來,在情感上,在身體上,會付出很高的代價。

我們認為頭腦所想的就是我們自己,我們所有做的一切都是為頭腦服務的,我們參加課程也許學到的是要愛自己,什麽叫愛自己呢,我們頭腦想怎麽做我們就怎麽幹,這就是愛自己嗎?如果你是這種觀點的話,那麽你可以嘗試一下還有另外不同的觀點:我是有頭腦的,我是有身體的,我也是有情感的。但就像很多大師說:我不是我的身體,我不是我的頭腦,我也不是我的情感,身體不是我,情感不是我,頭腦不是我,那我是誰?

左上:他們的關系是:頭腦是主人,身體和情感是僕人。右上:我是主人,頭腦是我的僕人,身體是我的僕人,情感是我的僕人,他們根據我的需要去做。

那我是誰?如果是這樣的關系的話,我們就會活的比較快樂,因為你才是真正的主人,不然的話,我們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是誰。我是誰呢?我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我,我就是愛,愛就是我。注意力就是愛,愛就是注意力。

當你成為自己主人的時候你就擁有注意力了,當你成為你自己的主人的時候,你就有愛了。反過來說,要鍛煉自己,到底要鍛煉什麽?要心靈成長,到底要成長什麽?

注意力!這是一體兩面。透過什麽方法鍛煉註意力?

我最喜歡的方法就是葛吉夫律動(易學律動)和養生主靈性按摩(易學按摩),因為按摩你必須維持很長時間的注意力,剛才你才5分鐘而已,我們的按摩要70-80分鐘,全心全意去做這件事,注意力就會被鍛煉了,就被延長了。隨著注意力被鍛煉,被延長,你的注意力的廣度深度都會被鍛煉。

問答1:您說的注意力,是否就是活在當下呢?

當然是。沒有注意力,說是在活在當下,那只是頭腦的想像。

問答2:注意力有沒有選擇?注意力和選擇有沒有關系?

有注意力才能選擇。沒有注意力是慣性,有注意力我們才會有意志。有了注意力,我們就會有意識,或是比較好的比較高的意識。如果意識能夠持續的時間長,就會變成意志。我們要決定或我們要做任何事,能夠成功需要意志。如果沒有意志,很快豬八戒就出來作怪了,很快孫悟空就出來作怪了,是不是?很多事沒有做成,總是被干擾,干擾的不是別人,是你裏面的那三個妖怪,有了注意力,有意識,有了意志,你才能降服你的妖怪。即使你知道緊箍咒,可能你都念不出來,有意識和意志,才念的出來。但是,最根本的,還是從注意力開始。

希望有機會我們在一起工作,讓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

-沙龍結束-
感謝學員清蓮協助整理沙龍錄音檔 !


點我查閱:、或更多精采的影片欣賞

(共 333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