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律動與摩擦、結晶 / 林世儒

昨天晚上在「易學律動/葛吉夫神聖舞蹈」台北周二班講解 《易經》 〈先天八卦〉與 〈後天八卦〉的形成與差異。就我們從快樂的幼年時期,到成年後發現自己的種種缺憾與痛苦、轉而走向心靈成長,尋找「回家」的路。透過先後天這兩張八卦圖,明顯著指出最簡單快速有效的路是「抽坎填離」,去掉心中的黑暗,增加內在的力量,就可以穿越水深火熱的現世淹煎,回到天地定位的歲月靜好。而〈十二辟卦〉則更指出其間由樂轉苦,再從苦回樂的過程與方法。

葛吉夫大師所說的「是與否的掙扎」,透過「摩擦」「融合」「結晶」達到「內在統一」,以及「有意識的受苦」和「犧牲」等概念,正好說明了「抽坎填離」的艱辛困難與所需的「額外努力」。並提示了可行的方法與技巧,特別是「律動/神聖舞蹈」特別管用。我把烏斯賓斯基在跟隨葛吉夫學習時,記錄當時情境的《探索奇蹟》中,有關於以上議題內容的文章轉錄在下,提供給苦於淹煎可望恢復靜好的朋友們參考。

《探索奇蹟》第二章:人的四個身體(一)

「融合,內在統一,都是經由『摩擦』的方式獲得,透過人內在『是』與『否』的爭鬥。如果人活著而沒有內在爭鬥,如果一切事物都在他裏面自行發生而沒有對立,如果他被拉到哪兒就到哪兒,或只是隨風擺蕩,那麽他就會停滯在他原來的模樣。但如果他裏面開始一個掙扎,尤其是這掙扎有一明確的方向,那麽逐漸地,一些不變的特質便自行形成,他開始『結晶』。但結晶有可能在一個對的基礎上,也可能在一個錯誤的基礎上。『摩擦』,『是』與『否』之間的爭鬥,可以很容易在錯誤的基礎上進行。例如,狂熱信仰某些構想或『恐懼罪惡』,這些都能引發『是』與『否』之間極強烈的爭鬥。而人有可能在這樣的基礎上結晶,這樣的人將不會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為了能進一步發展,他必須重新融化,而這也只能透過極痛苦的過程方能達成。」

「結晶有可能在任何基礎上,譬如說,一個盜賊,一個真的、很好的正牌強盜,在高加索我認識一些這樣的強盜,他會在路邊的大石頭後面,拿著槍一動也不動站上八個小時。你們能這麽做嗎?要知道,在他裏面隨時都有掙扎,他感到又渴又熱,蒼蠅一再叮擾他,但他站著不動。另一個例子是個僧侶,他害怕魔鬼;一整夜他用頭撞地板同時祈禱,如此結晶達成了。人在這樣的方式中能產生極大的內在力量,他們能忍受折磨,他們能得到他們想要的。這意味著此時在他們裏面有些穩固不變的東西,這樣的人能成為不朽,一個這樣的人成為一個『不朽之物』(immortal thing),雖然有時候在他裏面能保有相當的意識,但又有什麽好處?即使如此,卻也必須記住這極少發生。」  

當天晚上我回想葛吉夫的談話,讓我驚訝的是,對於葛吉夫的說法,許多人所聽到的竟然完全不同;有些人只會注意(也只記得)他次要的論點,而忽略了葛吉夫所談及的基本原則,只有極少數的人會在葛吉夫所談的重點上提出問題,其中有個問題還留在我的記憶中。  

「有什麽方法可以引發人內在『是』與『否』之間的爭鬥?」有人這麽問。  

「犧牲是必要的,」葛吉夫說,「如果什麽都不犧牲,就什麽也得不到,而且,要犧牲的必須是在那時刻而言是珍貴的東西。要犧牲很長一段時間以及犧牲很多,但並不是永遠,這一定要瞭解,因為這經常被誤解。犧牲只在結晶過程中才需要,其後人可以擁有一切他想要的東西,不再有任何律則規範他,因為他就是自己的律則。」

(共 45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