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遠近(0006) / 目標:天邊就是眼前 / 林世儒

這是一場為期十六周的「靜心」與「內在之旅」,建議每天只聽一篇,以得淺移默化之效。
只要給自己十分鐘時間,閉目靜坐聆聽,即可轉化個人氣質,提升生命素質,改善生活品質。
如能搭配在練習「易學正坐」時播放,並於日常生活中保持「記得喝水」,成效會更為顯著。


目標:天邊就是眼前

我有一位朋友陪他父親回老家探親,這是他爸爸在闊別家鄉後第一次回家,三十多年間物換星移,地形地物的大幅度改變,讓他找不到回家的方向,於是問了一下當地人,那人用手一比說:就在那邊山腳下。看著遠方清晰的山景,我朋友心想應該不會太遠大約再半小時可到,於是和她父親拖著行李繼續向前方走去,兩個小時過去了,太陽已經西偏,還沒看到任何人家,而山還在遠方,只是形體變得更加高大,結果又過了兩個小時,天都黑了才走進村子。回來後她說我再也不要回去探親了,路遙遠的讓我走哭了。

在心靈成長路上何嘗不是如此,目標明明就在眼前,卻偏偏千尋不到,而且還越走越遙遠。就像我在「葛吉夫律動/神聖舞蹈」的學習,剛開始認為自己學得很好,並熱切的加以深入的研究,自認十分了解。但隨著時間與經驗的增加,就越發覺得自己膚淺與不懂,三十年過去了,我和新接觸神聖舞蹈的人一樣,充滿陌生的新奇,與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嘗試與探索。難怪有人說:「學佛三天,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天邊。」這完全是我這經驗的真實寫照啊!

我很感謝誤認佛在眼前的情況,它讓我充滿了希望,只要向前一步就可抵達,就像懸在驢子前面的胡蘿蔔,總是吸引著我往前一步,而就這樣不知不覺地走了三十年。雖然現在發現實際上佛在天邊,但那已經無妨,過去所走過的每一步造就了今日的我,無論佛在哪裡,我都更接近了我自己,我已經走在「內在之旅」的路上許久了。

我終於明白天邊就是眼前,我把注意力放在腳下的每一步,關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在生活中的平凡事務中持續凝聚,從生活中看到愛、經驗愛、與分享愛,這樣眼前無異就是天邊。我學會了去充分感受過程,而非只關注目標。做一切我能做的,至於結果會是怎樣,就怎樣吧!凡事不問成果,只問我可曾為此付出努力,留下血汗。


路途遠近 / 海寧格

通過內在之旅我們會發現,有時候距離越遙遠,關係反而愈密切。因為在旅途上,我們有時會超越近處,奔向遙不可及的遠方。

嚴格說來,我們是追不到遠方的,我們只能佇立在它的面前。但是這股力量中,我們的覺知、我們內在的期待與想望,仍然朝向遠方。遠方吸引我們,緊抓住我們不放。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個「遠方」不但遠,同時也近。它是一股讓我們充實並且運作的力量,我們受它掌握,既逃不了也離不開。所以,我們會覺得這個「遠方」非常近,甚至我們不必覺得它很近,就已經和它密不可分了。


如果這種緊密的關係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話,我們肯定受不了。對於這種緊密的關係而言,我們的生命太過脆弱了,根本無法在其中成長,因此,只有距離才能讓我們保持在生命與愛里。
然而在生命的旅途上,當「遠方」把我們拉向它時,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隨順而去,但是卻始終保持著覺醒與凝聚,什麼也不用做,只是處在當下,直到最深的深處。


時間在這裡靜止了,一切都純然在當下,最終豐盈的當下。我們全然處在內在之旅的當下,無欲無為。


但是,生命終究是在時間里運作、隨歲月流轉的,我們總是需要些什麼來維繫存活的。所以,生命會促使我們回到日常生活的當下,回到生活中的平凡事務中去,回到生活中的愛里。


我們會因此錯過什麼嗎?會因此失去什麼嗎?剎那間我們會明白,在遠方或者生活中都有同樣的運作。那股把我們帶向遠方的力量,其實也帶我們到近處,到伸手可及的生活周遭,我們同樣會感覺餓,會口渴,會渴望愛。


這股力量真的離我們很近嗎?還是它在近處,也同時在遠方?無論是近還是遠,我們感受的是同樣的力量嗎?所有旅程總是這樣的,只有先感覺到遠方的牽引,然後才會同時跨越「遠」和「近」。我們依然會感受到一股來自遠方的、難以形容的吸引力,它永遠超越我們所能觸及的範圍,即使在近處或者在最關鍵的時刻。


(共 18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