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到處上課到辦學校 / 溦溦(鄭州)

我在Podcast【示如在現】成為自己活在當下,第17集「P017 恭喜:你終於沒錢上課了」節目裡,只是分享我所觀察到的些許學習心靈成長的現象,並未深入的去探討。沒想到卻獲得廣大的回響,發文當日的瀏覽量,竟然比往常多了五倍,顯然有許多朋友都有相同的經驗與困惑。以下轉貼鄭州「木椿齋」的負責人溦溦,分享她花大錢到處上課的過程以及看清大型商業機構的招生手法,到後來發心組織公益修行團體的心路歷程。同時也提出「沒錢上課依舊繼續成長」的方法,更值得眾人參考。另外還有一些聽友的提問,我將會在以後的節目裡分享經驗。


今早讀到林老師的文章《恭喜:你終於沒錢上課了》(每天只能發一篇文章,明天我會把林老師的文章轉發至公眾號),看得我特別想寫點什麽。

「我先說說我自己的心路歷程」
從自己的經歷來說,我當年也花了很多錢、很多時間走這條路的,認識久的朋友會在朋友圈裡,見證過我全國到處流竄著上課的日子。

而且學心理之前我還經常參加商業課程,那會兒還比較早,一些做心理成長的機構也帶著早年商業培訓機構的風格。如果機構夠大,老師夠多,產品夠豐富,許多機構也會做會議營銷一類的「大課」,幾百上千人,數位老師,每位出場2-3小時,簡要又精彩地介紹自己的背書和課程大綱。

講到精彩時,因時間有限必須戛然而止,若想學習更多,敬請報名。結束時,伴隨著激情澎湃的BGM,穿著職業套裝的課程顧問就拿著pos機來邀請你購買下一階段的課程了。課程也常常分作一階 二階 三階,更有事業合夥人,終身弟子之類的稱呼。

我還記得第一次參加的心理課會銷,差不多就是這個味道,但我還是刷了卡。因為我當時特激動,之前從沒有參加過類似的課程,沒聽到過這些話。老師說的每句都是那麽有道理,每個字都說進我心裡去了。幾百人的冥想環節,即使老師在台上背逐字稿,我也被觸動得淚流滿面,那也的確是我第一次有被療癒的感覺,我覺得心理學太神奇了!

後來陸續又上了許多大課,小課,中國人的課、外國人的課,直到現在自己也入行做了三年多工作室,慢慢地明白這是個怎麽回事了。咱們一條一條說啊。

「課程是限定時間的商品。買一次課,只是購買了這位老師一陣子時間,並不等於從此之後Ta就是你的老師」。

除非這個老師的個人風格就是喜歡與學員保持長期聯系,否則基本上老師上過課以後就慢慢消失了,若是大課,更沒有一對一交流的機會。要不就是你購買的課程屬性是長期的,在此期間,維持著師-生的關系。

或者像我這樣名氣不大的,也有其他的原因。其一,我在實驗集體共修社群的可能性;二是希望能有再消費和轉介紹。我自己對現在的「木春齋」定位也是「一家商業機構」,這裡的課程都是產品。我的確想讓木春齋變成純粹的「學校」,就像葛吉夫第四道裡描述的那樣,可在下目前能力有限,需要在商業運營中繼續打磨自己。

「關於『老師』的定義」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老師」這個詞慢慢變了味道,原來喊句老師,那是飽含敬重,況且也不是人人都擔待得起一句「老師」的。

古時候,學生拿著兩條肉脯拜師,在往後的數年,甚至終身,老師親傳親授、傳道解惑,如同長輩。後來慢慢地沒這麽嚴格了,老師們聚集在學校裡,拿國家發的工資,為整個社會培育下一代,被稱為辛勤的園丁,深受社會的尊重。

而現在,在商業機構裡,老師們就像是被包裝好的商品,甚至需要被打理得合人心意、刺激消費,即使是心理學個人成長的老師也得遵循商業的規則,且看掛著的一長串名銜便可知。

更何況,老師的稱呼已經泛化成敬語,比如在我們洛陽,銀行工作人員把客戶都叫做老師。(題外話,我喜歡自稱排列師,這是個就像健身教練、營養師、會計、工程師一樣是個功能型稱呼。因為我對老師定義上的矛盾,讓我有點別扭。)

所以請大家對老師和課程保持合理期待。

「買課是消費行為,買了、上了,不等於成長了。」

我將排列課類比健身課和瑜伽課,辦卡(購買這一行為)不等於直接得到健康的結果,還要一次一次地站在瑜伽墊上,灑下汗水。

身體練習還好,因為練與不練是糊弄不了人的。內在成長可不一樣了,上課上多了,用上學過的專業名詞,只用嘴就能做出「成長的樣子」,養成用腦子去包容、接納、愛的習慣可就麻煩了。再要糾偏,也只能先辯論了。

修行終歸是要踐行,買課上課的那一下子,不是完整的行動。日常行走坐臥、為人處世才見真章。

「那麽我要不要去上課呢?」

有很多體驗課,比如林世儒老師教授的神聖舞蹈,和我自己的系統排列,必須要借助數日集體共修,如果不參加線下課,在家裡是很難獨自練習或者通過看書領悟得到,所以上課一定有它不能替代的優勢。

「課很好,問題是,我要不要上呢?」

再次借助林老師的原話:
「我一直認為這樣的掙扎,其實是上天在強迫當事人進行自我反省,仔細思考並看清自己當下的處境,深入地探索自己的事實需要,而非想要。找出『我真正要的是什麽?』的答案來。這樣的糾結和痛苦勢必會強迫人必須去思考:我為何要參加課程?我想要獲得什麽?我想要改善關係?還是增進生命的品質?是想成為心靈導師以此為業?亦或是想擁有別人沒有的特殊能力而被羨慕崇拜?還是想要逃避現實的痛苦而抱團取暖?我真的有在生命質素的提升上和改變上下功夫嗎?還是只是一個課程換過一個課程而已,並沒有實質的進展?這樣子自然會慎選課程,並且一門深入,而不再是亂槍打鳥,一事無成。」

「如果的確沒錢上課,我還能怎麽成長」?

一.讀書
這個答案太樸素了,卻是最便捷、經濟的成長途徑,除了微不足道的書本費,只需要貢獻我們的注意力即可。

不過,如果連最基本的專注也很難做到,那就不太適合自修了。也許內在有嚴重情緒的困擾、或者需要處理更加緊急的事情,先做更重要的事,也可以找到一位老師輔導著把前期工作做好。
初級入門書,武志紅、張德芬、吳文君等都寫得特別好。還有最近很火的《被討厭的勇氣》《蛤蟆先生看心理醫生》之類。

也可以了解一下露易絲海、NLP、九型人格、海靈格。再往後可以看愛克哈特托利,葛吉夫第四道、人智學等等的。

還有喜歡國學的朋友,或者其他跨行業的領域,那更是一片新天地。

我們「木春齋」的好書真的特別多,還有一些進口書、絕版書,雖然我不賣也不外借,大家可以在這裡挑揀合適的書名記下,再另行購買。

二.意識到修行終歸是自己的事

把注意力回收在自己身上,在每一個「記得自己」的片刻間。(真正的心法簡單樸素地像廢話)也有諸多流派各類法門,找個喜歡又適合的,不在這裡贅述了哈。

三.跟隨成長團體

有個穩定、安全的空間,有一群願意內在成長的人,可以給予彼此的支持和反饋,這就組成了一個團體的雛形。我自己也深得共修的益處,希望「木春齋」也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大家可以選擇木春齋,也可以選擇他團體作為心靈驛站。每個團體都有自己的風格和能服務的特定人群,不能包治百病,各位一定多出去看看,多試驗,而且我也經常發現一個團體只適合陪伴我們一短時間,早晚還是要分別的。

BTW 「關於木春齋的商業屬性和公益屬性」

木春齋的確是一個商業機構,但同時也有一個公益修行團體的雛形,雖然目前核心人員不多,(字打到這一行…我覺得是定位、宣傳不到位)。借此機會,我想明確地表明,這個公益屬性又是怎麽回事。

我對「公益」的要求要比做「商業」嚴格得多了,商業的邏輯是:諸位有需求,如果這裡能解決,歡迎購買我們的產品,我們全心全意為您服務。

「公益」另有一套規則,這裡正在醞釀成長著一個共修團體,沒有會費年費,是渴望內在覺醒的人互動的地方,這個團體的維係,靠的是大家的自發行為。它需要在這個團體的每一個人都能為這個團體做點什麽,撫育這個組織壯大,以至日後有能力承載更多的人。

有些朋友對公益的理解有偏差,認為負責人應該消耗個人資源供養一群人甚至更多人,其實不是。是加入這個公益團體的人,先為平台、為彼此做些什麽。有些商業大亨做的公益就是直接捐錢,我沒有金錢資本,我做的是貢獻自己的認知和專業。

我願意為這個小範圍公益群體的人不計金錢回報地貢獻我的價值,有許多因「木春齋」得益的朋友也是如此。為平台推廣、對接資源當然歡迎!還有無形的貢獻也很重要,就是人得有清醒的意識——請為團體貢獻有覺知的意識,這是門檻。這個修行團體抗拒無意識地進來逛逛,湊湊熱鬧,吸引大家的關注,企圖從這裡得到包容、接納、無條件的愛,或是免費的個案的那一套。在下身為負責人,負責任地說一句,如果你想要,這裡沒有,如果你肯給,這裡則會回饋更多。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有人拿這句話解釋資本論,這個視角就很資本;其實這句話用來解釋修行也是合適的,但不是半句話的那個思路。)

文章已過3000字,就此停筆,下次更詳細地寫一寫「木春齋」的商業屬性和公益屬性之間的關係,這個話題值得我再三反思梳理。


點我查閱:、或更多精采的影片欣賞

(共 131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