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人類最早的心靈成長繪本 (217) / 林世儒

我常說書名就已經說明了,它是一本容「易」閱讀容「易」了解的書,所以我們就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來接觸與了解它,不必想得太複雜。想想幼童開使學習閱讀,最先接觸的是什麼樣的讀本?對就是《繪本》。用看圖來說故事,《易經》正是這樣的書,看圖說故事,只是它畫得比較抽象而已……

長青:耳順之年而立之心 (219) / 林世儒

一位十三歲的小男孩寫信給提出「成長型思維」理論的Dweck博士,他說:「親愛的德威克教授,我明白妳的文章有扎實的科學根據,所以我決定要將之付諸實踐,我在學校功課上及和家人的關係上,還有與同學的相處上,都有長足的進展,我現在才明白,過去的我是多麼的浪費生命」。這是Dweck在TED演講時所提到的實例,讓我心有所感。

努力:創造額外的衝擊 (220) / 林世儒

事情只要有個開端,接下來就順利多了,就像靜止的車子,我們費了好大的力氣仍推他不動,只要多費把勁,讓它稍微移動一下,然後借力使力,就越來越輕鬆,當它的輪子順滾動起來,我們甚至可以不用推它,它就可以載著我們移動,…

進展: 說的再好也不如做到 (221) / 林世儒

對於新學員我很少讓他們看到這殘酷的實相,因為「我們一直活在自己的幻象中,並自我感覺良好」,驟然打破是令人難以接受的。所以剛開始我都只是鼓勵她們用心練習,打破慣性,待時機成熟再引導他們看清自己的實相,進入更深一層的學習與成長。….

會意:當「我」不在,就聽懂了 (222) / 林世儒

有一回在南方的城市和同學們一起用餐,聊著聊著就有人提到說:「老師,某人對你很『感冒』」。我很訝異的說:「我做了什麼或是說了什麼得罪他了」?旁邊的人哈哈大笑說:「感冒是他對你很有感覺,很感興趣,或很喜歡的意思」。我度時啞然,原來是我會錯意了,因為在台灣,當有人說對某人很「感冒」時,意思是我對某人很不滿。意義完全相反啊!….

難以置信的蛻變 / 周婉玲(南寧)

昨晚我兒子告訴我段考語文得了96.5分,數學99.5分,英語100分。聽到這消息,我以為是我聽錯了,因為他成績一直都很糟糕,是被老師放棄,同學經常嘲笑的學生,怎麼可能考得出這樣好的成績來。雖然分數並不能說明什麽,但還是令我感慨萬千,怎樣都沒想到我去參加林世儒老師的課程時,他的一個舉動,就完全改變了我和我兒子的生命窘狀,消除了我們多年來的嚴重困擾。

培養:從厭惡到喜愛 (223) / 林世儒

從進小學開始,求學中最討厭的有三件事,一是寫字、二是背書、三是作文。這三樣都讓我吃盡苦頭,被老師打罵是常有之事,從來不曾準時繳交作業,因為我極度抗拒寫字,為了表達無言的抗議,我總是….

積極生活的人生哲學 / 熊柏豪 (台北)

「神聖舞蹈」是一面鏡子,但這是什麼樣的鏡子呢?我認為是覺知形成的鏡子,眼耳鼻舌身意,一面向外連結,一面向內向內形成一面鏡子,當這些感覺越齊全,越帶有注意力時,這面鏡子會更能圓滿地映照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學習去分辨他們,增長體驗,也許這是佛家所說的大圓鏡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