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心靈成長的高段功夫 (183) / 林世儒

如何有效的休息?如何有效的快速進入深層的休息狀態,是有方法和技巧可依循的,在「寧靜的藝術工作坊」裡有個快速深層休息的練習,只要躺下十分鐘,起來後感覺比睡八小時還更有精神更滿足。另外「易學按摩」的「起手式」也有相同的效果。……

看到:去掉多餘填上必需 (184) / 林世儒

走在心靈成長的路上,我們看到了什麼?目的地長什麼樣子?我走在正確的路上嗎?如果我能看到,我就能去掉多餘,然後像摹寫描紅帖一樣,依筆法只填上必需的筆畫,就能呈現最佳的成果,最後連描紅都不必,自己自由下筆即可……

拔河:端看誰的氣長 (185) / 林世儒

因應當下狀況然後「動態調整」也是心靈成長很重要的一環。重新再來過可能是單調的機械重複,也可以是帶著「注意力」的「有意識」重復,當然更可以是帶著新觀點、新元素的刻意重復,這完全和自己的「意識狀態」及「意願」和「意志力」有關,我們可以擺脫「機械性」,不再無意識的重復嗎?……

人本:善用工具綻放芬芳 (186) / 林世儒

「理論、舞蹈、我」三者合一密不可分。我們不是在跳舞,也不是在讀書,而是透過舞蹈的實踐與理論的理解在「認識自己」,透過舞蹈的練習更深入的「關察自己」,經由技巧更有效的「工作自己」,研討理論如同鋪開地圖確認方向朝著「記得自己」並「成為自己」……

无咎:有悔,善補過 (187) / 林世儒

當我帶著注意力去觀察自己時,很快就發現我人在這裡,心在那裡,而且頭腦裡的念頭像自走砲,四方漫遊到處評論,管都管不住。我的身體和頭腦的思緒很少在同一個地方,那些說自己很「覺知」,總是能夠經常「活在當下」的人總是讓我佩服萬分。因為我努力了三十年,到現在還是常常會發現自己身體在而心不在……

游移:記得自己或沈睡不醒 (188) / 林世儒

「第四種人」是渴望「清醒」的人,但這個階段總是失敗多於成功,昏睡長過清醒。但弔詭與奇妙的是每次發現到自己的昏睡與失敗,正是標記著此時的我是「清醒」的,我「記得自己」。因此對失敗與昏睡擁有正確的態度非常重要,允許它們的存在是成長的關鍵所在,易經的「坤卦」是個非常棒的指引,在不同的階段提供不同的應對方式….

能力:「做對的事」然後「把事做對」(189) / 林世儒

「積極聆聽」是一種技巧,幫助我們擁有舒緩對方情緒恢復理智的能力,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把事做對」,一般而言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用心練習,才能順利有效的運用自如。是的沒錯,根據這六七十年來上千萬人的經驗統計,至少要一年以上的時間「刻意練習」後才能學會真正的「聽」。要「把事做對」真的很不容易,需要下功夫….

自己:成長的方向與目標 (190) / 林世儒

在心靈成長的路上常常會聽到「認識你自己」(γνῶθι σεαυτόν),相傳是刻在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廟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另外兩句是「凡事勿太過」(μηδεν αγαν)和「妄立誓則禍近」(ἐγγύα πάρα δ’ἄτη)。在「易學律動/神聖舞蹈」的工作坊中,「認識自己」是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元宵:傳統情人節有感 (192) / 林世儒

在西方文化強勢的宣傳和商業操作下,我們都認為情人節是2月14日,卻忘了原本的正月十五。就像現在心靈成長上,只知西方的理論與技巧,而不知自己原有的「大學」之道、「中庸」之行,「大同」理想等這些源自「易經」的理論、方法和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