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耳順之年而立之心 (219) / 林世儒


一位十三歲的小男孩寫信給提出「成長型思維」理論的Dweck博士,他說:「親愛的德威克教授,我明白妳的文章有扎實的科學根據,所以我決定要將之付諸實踐,我在學校功課上及和家人的關係上,還有與同學的相處上,都有長足的進展,我現在才明白,過去的我是多麼的浪費生命」。這是Dweck在TED演講時所提到的實例,讓我心有所感。

經過這兩三年來鍛練並要求自己把「注意力」完全放在正在目前正在做的事情上,並且安排不同的活動讓「理智、情感、本能、運動」這四個機能的國王(各中心注意力的主動部份)輪流值勤與休息,以達到整天心思不散亂處在「攝心」的狀態中。真的如Dweck博士所言,困難和努力可讓大腦中的神經原開始新的與更強的連結,並且讓人變聰明了。我在自學易經和自練書法的過程中更是深刻的體會到這個成果。

這讓我對那男孩的感嘆更加產生共鳴,而他在十三歲就有這樣的體會,我卻到了耳順之年才明瞭,整整差了快五十年。值得安慰的是起碼我還有機會痛改前非,而不是到了就木之際才明白這道理,那麼這一生就虛度了。

「成長型思維」讓我保持旺盛的學習與成長的動力,常常以為自己才三十歲,還在大量吸收新知並將之消化為己所用,還想創新,走出自己的道路。這樣的成長型思維模式讓我的生理與心理年齡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感覺未來還有許多成長的可能,這也是走上心靈成長之後的一大收穫。我經驗到也享受到這好處,當然要與大家分享,所以無論是在微課、在工作坊我都會稟持著「人在安全的環境之下,會自己朝著正向發展」的理念,去營造出一個沒有批判,只有持續支持無限鼓勵的氛圍,來打造「成長型思維」的沃土,積極、自信、抗壓、喜悅等正向能量就自然而然的自己發展出來了。

俗諺老狗變不出新把戲,當我們停止學習無心成長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始衰老了。有人尚在求學讀書階段就已經老了,有人活到七老八十還正年輕,我和系統排列大師海寧格聊過,他在八十多歲時還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我每次去酒店找他時,他都正在伏案寫作),所以系統排列不斷有新的創見和內涵。我決定保持學習與成長到忘記呼吸的那一天,你呢?什麼時候才不讓自己變老?

2019.03.18 10:04:22


點我查閱:、或更多精采的影片欣賞


(共 68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