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馬來西亞 中國報 2008/05/24 記者:涂素燕
通貨膨脹、天災、疾病、工作壓力、疏離的家庭關系,像一把把無形的枷鎖,緊緊套住現代人,也像一道道的高墻,圍堵著我們的心靈。如何才能解開這一把把的枷鎖,輕鬆清晰的面對生活?應該怎樣拆除這一道道的高墻,還原本來的自己?本系列誠邀大家赴一趟心靈之旅。
當我們緊張時,不自覺會用雙手放在大腿上來回摩擦,試圖平穩情緒,反之亦然;當我們用雙手在大腿上來回摩擦時,會感受到因緊張而想平穩情緒的感覺。
我們認為,自己日常的動作,為自己的意識所操控,事實上,我們傷腦筋時抓頭皮、生氣時揮動拳頭,都是下意識的反射,這跟我們的思考和情感模式,有密切的關系。
改變姿勢改變思考
希臘亞美尼亞裔精神導師葛吉夫〈G. I. Gurdjieff)認為,一個人一生中會做出的姿勢和動作為數有限,正因如此,我們會困在相同的思考和情感模式中。
不過,一旦我們改變姿勢和動作,我們的思考和情感模式,也會跟著改變。
葛吉夫的神聖舞蹈,就是一種讓舞者打破慣性姿勢,從許許多多我們日常經驗不會做到的動作,打開一扇全新且自由的思考和情感之門。
特定動作能夠靜心
來自台灣的靈修老師林世儒,1989年接觸神聖舞蹈後,深深受到感召,前往印度、土耳其等地學習,並將這優美的修行法門引進台灣,定期在台北、桃園、新竹,以及北京、上海、廣州和馬來西亞授課。
林老師解釋:「神聖舞蹈跟其他舞蹈最大的分別,是舞者不能愛怎麽跳就怎麽跳,它有250支左右舞蹈,每一支都有特定的動作,舞者一定要精準地跟著跳。」
舞者在跳神聖舞蹈時,臉上一定是沒有表情,眼睛不能移動,機械性地做出類似幾何的動作,而且一定要非常專注,只要稍微分心,就會出錯。
「神聖舞蹈很多動作都是不協調而且很奇怪,比如左手畫圓右手畫方,右腳踏出,左腳往外收,不過這些動作都有一定的規則。」
初學者往往會覺得身體不聽使喚,有人停在那兒傻笑,想掩飾自己的尷尬;有人一旦動作出錯就手忙腳亂抓狂;有人一心想做好動作而把團友逼得快撞墻。
神聖舞蹈如照妖鏡
林老師說,這些反應,正是他們平時焦慮、緊張,面對挫折時的一些慣性反應。
「神聖舞蹈就好像一面照妖鏡,讓我們看到自己在面對難題時的情緒反應。」
而且,在這面照妖鏡前,舞者的弱點無所遁形,「有些人好強,不想在別人面前出糗,偷偷躲起來練習,但那是沒有辦法跳好的,因為神聖舞蹈不只要融入自己,也要融入團體。」
只有能夠在團體中接納自己的弱點,及接納團體弱點的人,才能跳好這種古老的舞蹈。
神聖舞蹈不僅包含了藝術及美學,而且是身心靈成長的法門。
這種舞蹈靠肢體表演,講求專注力,特定的動作鍛煉身體之余能帶出靜心效果,激起美、幸福、接納等的高等情感,有助身體、頭腦和情緒同時平衡發展。
自我省察改善弱點
林世儒老師的一位學員,平日工作需要時常與人溝通,每天面對不同的人,讓她覺得壓力非常大,尤其是遇到刁鉆的客戶,她的挫敗感更大。
經由練習神聖舞蹈,她觀察到原來自己一直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和別人說話時,總想表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對自我要求非常高,總是希望贏得主管的讚賞。
練習神聖舞蹈的過程,讓她有機會不斷觀察自己這一慣性,一旦坦然面對這項慣性,看著它、接受它,它反而漸漸消失了。
另外,要做好神聖舞蹈各種「奇怪」、「刁鑽」動作,非投入百分之百的專注力不可,透過這些特定的舞碼和動作,對訓練專注力有很大的幫助。
一位幼兒園老師,在課堂上教小朋友跳神聖舞蹈,意外發現幾位過動兒學生,不只能夠把注意力放在動作上,肢體動作也變得和緩了。
於是她嘗試引導小朋友,在日常動作中,也像跳神聖舞蹈般觀察過程,結果這幾位過動兒小朋友,動作不再像過往般那麽大了。
源自中亞傳承智慧
關於神聖舞蹈的起源有許多推測,但據說這是四五千年前的一種密傳修行方法。
20世紀初,希臘亞美尼亞裔精神導師葛吉夫〈G. I. Gurdjieff),為了探索生命的奧秘,遊遍中亞許多地方。
他在訪問一些古老修行團體、寺廟或特殊民族部落時,發現他們的一些舞蹈動作,活像一個字母表。
神聖舞蹈的每個手勢或姿勢都是一個字,組合起來就像一本書,每組動作、旋律都是一個語句,有它自身文法、詞匯及語義用法。古代的人,就通過音樂和這些舞蹈,把他們的智慧承傳下去。
當男女祭師晚上在寺廟大廳呈獻這一支一支舞蹈時,就像翻開一本一本記載幾千年真理的書,修士們就從這些舞蹈中讀出先人流傳下來的真理,並且通過同樣的方法代代相傳。
後來,葛吉夫整合了這些舞蹈,把自己的哲學和學說,蘊含在多支舞蹈中,傳授給他的弟子。
舞者透過這種舞蹈,可以打破慣性,成為一個能夠獨立思考、擁有意識、真正自由的人。
不教道德只找良心
葛吉夫的前半生,神秘如謎,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來歷和背景,不過從各類傳聞聽來,他曾經遊歷許多古老密意的地方如印度、西藏、埃及、西亞等,發展出「第四道」教學理念。
葛吉夫認為,永生不朽並不是人類天生的特質,不過人類還是能夠通過一些方法獲得永生。
一般上,人類通往永生的道路分為三種:苦行僧之路、僧侶之路和瑜伽之路。然而這三道只偏重於一種機能,比如苦行僧這條與肉身爭鬥之路,關注的只是身體機能,卻忽視情感和理智。
「第四道」則是以上三條道路以外的第四條道路,著重於「身體、情感,頭腦」三者和諧的發展,要求人以思考行動實驗去親自驗證生活。
神聖舞蹈整合身體、情感和頭腦的訓練,正是「第四道」的教學重心之一。
葛吉夫是個千變萬化的人,不像一般親切和善的宗教師,也不像我們熟知的聖人,永遠展現慈悲仁愛的一面,作為靈性導師,他展現嚴厲、無情的一面,多於溫和、輕鬆的一面,經常說一些殘忍無情的話鞭策弟子。
葛吉夫不是道德信徒,他甚至覺得道德是荒誕可笑的。
有人質問他,你的教學裡根本沒有道德存在,他理所當然的回答:「當然沒有!人們總是開口仁義,閉口道德,但是道德只是一種自我暗示,我們需要的是良心。我們不教道德,我們教的是如何找到良心。」
葛吉夫不鼓勵軟弱和偽善,主張扯下這張面具,他說:「善與惡就像人的右手與左手,善與惡可以互相毀滅,除非你有一個目標,使兩只手合作,純善與全惡的人都不是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