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神聖的不滿足 (247) / 林世儒

SONY DSC

我們的內在都有一個渴望,希望自己越來越好,期待自己與眾不同。為了這個期待,每個人都施出渾身解數來達成這個渴望,只是所使用的方法和途徑有所不同而已,而觀點的不同也注定有人尋得滿足的方法與成果,但更多的人終其一生,在持續的追求中抱著失望逝去,期待來生記取教訓在圓夢。

有人認為更好的自己及與眾不同是與人比較而來的,所以我必須比別人好,比別人強,別別人快,別別人多,贏了我就是好的,只有我有而別人沒有,我就是最棒的。於是從小就開始競爭,最好的幼兒園,最棒的老師,最佳的成積,長大後賺最多的錢,爬上最頂尖的位子,擁有最大的權力,住豪宅開名車穿名牌,出門有隨扈⋯⋯。

有一回和學員門共餐時聽到一位上海學員分享她的幸福時刻,右邊鄰居買了新機車,想想自己工作沒多久早就買了國產車,感覺自己挺好。下一周左邊鄰居買了寶馬,這下很不開心,幸福感完全消失殆盡,成天悶悶不樂,自己被比下去了。我說妳的幸福感取決於鄰居啊!那人生要能幸福與滿足就難了,她說自己也知道這絕對不靠譜,但就是習慣性的要與人比較,改不過來,所以一直都很不滿足心裡常常很痛苦。

另一種更好的自己是和過去的自己比,而人與人天生就是獨一無二的與眾不同,沒什麽好刻意追求。我也常常在比,比的不是我比別人多讀了什麽書,多懂了什麽理論,多研究了什麽體系,多了開了多少課,增加了多少學員。而是關心我放東西時的聲音能不能再小聲一點,聽人說話時專注的時間可否再長一些,做事時的注意力能否更長一些,情緒的波動幅度是否能小一點,身心失去平衡時恢覆正常的時間能否短一些⋯⋯。只關注讓自己自己內在的質量和能力越來越好,精益求精止於至善的不滿足感,是我所謂的「神聖的不滿足」。

數千年來這個「神聖的不滿足」讓許多人走向心靈成長之路,五祖山的法演禪師(卒於公元1140年)說:「此人將虛空做紙,海水為墨,須彌山做筆,大書此五字:祖─師─西─來─意。對此,我鋪起我的坐具,深深頂禮敬拜」。傾一世之力,以手足為筆,用時空當畫布,畫出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命,正是對這「神聖的不滿足」最佳解決之道。

不與人比較,我就沒有煩惱;不追求獨特,我就不再困擾。只剩下「神聖的不滿足」,推著我持續向前,於是「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成了我的幸福感與滿足感的重要來源之一。

2019.04.15 16:20:19


點我查閱:、或更多精采的影片欣賞

(共 55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