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好,亦為道 / 李錚 (南寧)

cof

曾有學員問我:「李老師,你都學了多年的神聖舞蹈,學了這麼多支舞,甚至有些舞是重複學習的,到底有什麼好處啊」。

我當時是怔了一下,是啊到底有什麼好處呢,讓我堅持了五年之久,而且還每天都練看似枯燥無味的站樁,還有跟林世儒老師學習也不是每次都教新舞,光是《西藏旋律》我就學了四次,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當時我只是簡單地回答了一下,就是關於「覺知的訓練」啊,「舞是舊的,人是新的」等等,老師經常強調的道理。

回來也一直在想,這個讓我找到生命能量和使命感的修習方式到底給了我什麼好處呢?突然有一句話自己跳到了我的腦子裡,就是:「不多不少恰恰好」。

對了,就是這句話,好處就在於:不多不少恰恰好。

在學習「神聖舞蹈」之前,我也有接觸過其它的心靈成長課程,都有很好的理念指引,比如說:

有教育孩子的四大原則:
尊重而不放縱,關懷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導,邀請而不要求。
有關於能量表現的三大把握:猛烈而不攻擊,溫柔而不失尊嚴,頑皮而不失專注
有代表愛的把握的故事:對待愛情,就如同捧沙子,太鬆也會漏,太緊也會漏。
等等等等。

這些,無非都在傳達一個道理:一個中庸的態度,一個適度,其實就是不多不少恰恰好。 我突然發現它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生命中,這個適中,這個適度不就是一個道嗎?

比方說教育孩子,既不可太關心令它透不過氣也不可太放開令它感覺不到支持;比方說夫妻關係,既不可太緊使對方想逃也不可太遠使對方以為你不在乎;比方說孝順父母,既不能不聽父母的話讓親子關係疏離也不能太聽父母的話失去生命的獨立。

比方說工作的態度,既不能太認真讓同事有壓力也不能太不認真讓老闆不滿;比方說同事間相處,既不能太計較影響同事關係也不能太不計較失去做人的尊嚴;比方說作品設計,既不能太過於自我失去市場也不能太過於市場失去美感和個性;比方說關於花錢,既不能不花錢讓自己過得很清貧也不能太花錢讓自己太有壓力。

太多了,幾乎囊括我們生活中的種種關係和現象,總而言之,一句話,凡事不能少,不能過,不多不少恰恰好。那怎樣做呢?每個人的標準又是不一樣的,如何讓雙方都達到一個平衡的度,是最難的事情,這需要不斷地磨合,不斷地感覺,而且在生活中去試可能會傷痕累累,代價太大。幸好,我在學習「易學律動/神聖舞蹈」的過程中,慢慢體驗出那個度來。

跳舞的各種度把握就如同生活中各種度的把握一樣: 如何舞蹈節奏的快慢把握:每一支舞都不不同的節奏和旋律,如何讓你的動作剛好與節奏相吻合,既不快又不慢,就有得練了,通常快的人會比較急,或者太過於努力,或者太想表現自己,如果當他可以把動作慢下來與節奏相吻合,那些需要改變的東西也會相應改變;同理,慢的人會比較不專注,比較不自信,或者瞭解別人的能力不夠,都會造成動作比音樂節奏慢,這時候當他可以適當把動作調快與音樂節奏相吻合時,他的弱項也會有提升。

關於不同身體部位的協調:神聖舞蹈不僅涉及手的動作,還有腳的動作,還有眼神的配合,還有頭部的轉動,還有不同方向舞動練習等;當把這些全部的動作都統一做到,而且是手的動作做到,腳的、眼的、頭的也恰恰好做到,那你的身體各方面的配合就會接近於「合適」,那你在生命中與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環境的配合也會接近於「合適」。

關於每個動作的勻速運作:每一個動作的運行都會有不同的節拍,最難的是做到這一拍動作中,你運行的速度是勻速的,路線是最簡潔的,當你精確地把每一個動作在規定的時間內勻速運行到位,你就擁有一種能力——身體覺知和管理的能力,那你想培養出一種全新的生命模式和人際溝通模式不再成為難題。

關於整體佇列的配合變化:神聖舞蹈是團體的舞蹈,不是一個人就可以跳得出神聖舞蹈的全部內涵的,所以應證了心靈成長的一句話:來源於生活,回到生活中。我們在生命中必然與不同的人達成不同的關係,在舞蹈中人與人的關係再現你生命中的人際關係,如果你的佇列配合是既有自我確定又是互相關照的,那生命中你也同樣也會擁有這種能力。

關於舞蹈練習的規範與放鬆:剛學習神聖舞蹈的學員,老師不會給你太多的要求,只要你放鬆,接納;隨著學習的深入,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如何達到精准、科學、規範的同時還保持放鬆的心態,將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也是在生活中一直追求的高尚品質,幸運的時,基本上會是課程與生活實踐可以同時達成。

三個中心的協調統一:每個人想要恰恰好,那就得頭腦中心、情感中心、身體中心三者的互相整合,然後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會是某個中心佔優勢,壓抑其它兩個中心的發展,令我們成為不平衡的人。透過神聖舞蹈三個中心的協調訓練,讓你首先成為三個中心平衡的人,然後透過平衡的品質活出平衡的生命。

所以,我現在對於神聖舞蹈體驗的體會就是這句話:不多不少恰恰好,你想的話,就讓我們一起來吧,加入我們的共修行列,加入我們的神聖舞團,一門深入,長期熏習,讓神聖舞蹈伴隨我們的生命成長一直跳吧。

2015年3月18日


點我查閱:、或更多精采的影片欣賞

(共 65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