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捨:休息與工作 (225) / 林世儒


每天為自己安排了一連串的活動,有動態靜態,有偏重頭腦的理智功能的閱讀、寫作、思考等,也有如聆聽音樂,寫書法,練鋼琴等與情感和藝術方面相關的練習,也有與肢體直接相關的脈輪呼吸、八部金鋼功,易學正坐等針對身體運動機能的工作,當然我每有忘記和忽略本能中心的需求,為為持我這有機體的正常運作,中午小憩個半小時是極為重要的。

原本安排得好好的行程,運作起來很順暢,覺得自己的注意力,能量狀態和意識都處在一種高質量的運行中,積極、正向、輕鬆、喜悅,常常感到人生是如此的美好,夫復何求?但隨著工作坊的開始,以及立下每天發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需要用掉大約兩小時,發現時間不夠用了,對原定的活動安排產生嚴重的排擠衝突,這要如何是好?

近年來看到一位好友,為了完成開間咖啡店夢想,日夜拼命工作,果然短短幾年間順利開店了,可是積勞成疾,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撒手人寰,把命都拼掉了,在參加完她的告別式之後,促使我再度認真思考,人為何而生,為何而做的生命大問題,確定我的生命是一場馬拉松的耐力賽,而不是集合所有能量孤注一擲的百米衝刺。

因此我必需為自己再度找到平衡,必需在原定的計畫中加以調整和想完成的事情取捨。記取「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的教訓,再加上年歲的增長,身體健康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因此年輕時目標導向的思維,減少休息和睡覺時間,必需完成預定的計畫的做法逐漸淡出。讓身體獲得足夠的休息,和保持每晚讓它的自我療癒機能夠順暢的運作,我會減少想要完成的目標,以滿足本能中心的需要為前題去安排計畫。

所以每天晚上一定讓自己睡飽並自然醒(約八小時,用APP監控),以獲得最佳的休息和身體的修補。為了兌現承諾寫完365篇文章,必需每天花費大約兩小時。練書法是這兩年的重要目標,也繼續保持至少每天ㄧ小時,再扣掉八小時的工作坊,和兩三小時的用餐及盥洗,還有交通時間,幾無空閒,只能捨棄音樂、英文、閱讀、練功⋯⋯,改在休假日進行。

人在不同年際、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偏重,要隨著自己的情況動態調整。孔子也這麼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在參考各種時間管理的理論或是精力管理的方法時,別忘了自己本身的狀況和條件,調整出適合自己並作息平衡的規化,健康第一才能走得長遠,順利跑完人生的馬拉松。

2019.03.24 15:47:30


點我查閱:、或更多精采的影片欣賞


(共 62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