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唯有親嚐方知味美 (242) / 林世儒

白雲西聽完後說:「我有個朋友是個饕客,可說是吃遍天下美味,唯獨害怕吃羊肉,過去曾經嘗試過一兩次,那羶味會令他作嘔,讓他實在沒有勇氣嘗試第三次。有一回世界著名的半導體教父台積電的前董事長張忠謀先生請他們全家吃飯,選了一家十分高檔的法國餐廳,席間張先生極力推薦主菜小羊排,一來基於禮貌、二來張先生是他家族長輩,既不好更不敢違逆他的意思。只好硬著頭皮切了一小塊,狠下心來勉強吃了一口…..

臨在:管住自己的嘴巴 (243) / 林世儒

有一段時間在電視上出現一支非常密集的成藥廣告,一位男士對著一群同性的朋友講述著過去的種種豐功偉積,和無比神勇的往事,一群人帶著羨慕的眼光望著他仔細聽講,把他當成英雄與神人般的崇拜,這下說話的男子就更加自我陶醉了。此時她的老婆突然出現了,男人立馬停住了嘴,像只鬥敗的公雞垂頭喪氣,頓時失去了光采。鏡頭切向她老婆的臉部特寫,只見她帶著一臉不屑,用高亢又輕蔑的聲音一語多關的說…..

與求:臨在與觀察的核心要旨 (244) / 林世儒

眾所皆知的是無論是傳統各宗教的修行法門,或是現代的各種心靈成長,「自我觀察」是共同的根本功夫,而保持覺知,活在當下,時時臨在也是共同追求的狀態之一。只是各用不同的名詞來表達,各有不同的方法來達成而已。而在易經中透過卦畫直接圖示出「觀察」與「臨在」是一體兩面的,當你在「觀察」的時候你就「臨在」;當你「臨在」時,你才能深入的「觀察」。…..

掃盲:不是不會,只是沒機會 (245) / 林世儒

從此我明白,所謂的沒有運動細胞,我沒這天賦,我就是不會或是我就是不行,這些都是托辭,只是避免自己去嘗試,避免去看到別人已經順利進行,而我尚未能擁有這樣能力,避免讓自己在相比之下感覺自己低劣的感受的慣性反應而已。只要有適當的引導,再加上有效的「刻意練習」,很快就可以改觀,從不會到會,從不行變成可以…..

止慮:謝謝妳告訴我妳的看法 (246) / 林世儒

頓時我覺得自由了,從無窮盡的「內在顧慮」中解脫出來了,原來我一直都把別人的觀點當成真實的自己,想要去博取別人對自己的好感,來證明自己的確是個有價值的好人,因此在迎合別人的同時失去了自己,忘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然後陷入認知的困境,找不到自己,感受不到人生的意義而無法自拔與自救。…..

成長:神聖的不滿足 (247) / 林世儒

有一回和學員門共餐時聽到一位上海學員分享她的幸福時刻,右邊鄰居買了新機車,想想自己工作沒多久早就買了國產車,感覺自己挺好。下一周左邊鄰居買了寶馬,這下很不開心,幸福感完全消失殆盡,成天悶悶不樂,自己被比下去了。我說妳的幸福感取決於鄰居啊!那人生要能幸福與滿足就難了,她說自己也知道這絕對不靠譜,但就是習慣性的要與人比較,改不過來,所以一直都很不滿足心裡常常很痛苦。…..

貞觀:一面常用隨身鏡 (249) / 林世儒

有一回在上朝時兩人在百官面前爭得面紅耳赤,退朝後唐太宗氣得對長孫皇后說:「魏徵今天當面侮辱朕,總有一天,朕要殺了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後聽了,一聲不吭,回到自己的內室,換了一套朝見的禮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驚奇地問道:「你這是幹什麽?」長孫皇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