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蓄(0066) / 湯銘:日新月異永無止盡 / 林世儒

這是一場為期十六周的「靜心」與「內在之旅」,建議每天只聽一篇,以得淺移默化之效。
只要給自己十分鐘時間,閉目靜坐聆聽,即可轉化個人氣質,提升生命素質,改善生活品質。
如能搭配在練習「易學正坐」時播放,並於日常生活中保持「記得喝水」,成效會更為顯著。


湯銘:日新月異永無止盡

身為工科生所讀的課本都是翻譯自西方的科技書,幾年下來和自己的文化漸行漸遠,觀念理論也是以西方為尚,直到因緣際會開始接觸易經,並擴展到四書,開始讚嘆老祖宗的智慧,發現古人心靈成長與「內在之旅」,和現代的我們並無二致,甚至早就提出一套論論與方法,並結集成書流傳了數千年,只是我們沒去拜讀而已。

我說的是《大學》,大人之學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心靈成長。「大學」一詞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博學」的意思;二是相對於小學而言的「大人之學」。古人八歲入小學,學習 「洒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十五歲入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除了「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的三大綱領旨趣,也是儒學「垂世立教」的目標所在之外。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條目,既是為達到「三綱」而設計的多層次功夫,也是儒學為我們所展示的人生進修階梯,更是個人「內修」和「外治」兩方面的有效指引。

有段時間我對於書裡引用湯之盤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特別有感,所以索性就把自己在網路上的簽名檔改為「示如__日日更新,天天向上」時時提醒自己,「昨日總總譬如昨日死,今日總總譬如今日生」,沒有過去與未來,過去了就過去了,不必追悔與留戀,未來的尚未發生,何須擔憂與期待,人生能夠掌握的只有當下,而當下是通往未來最近的道路。

在學習「戈登模式」那兩三年,花費了所有的精力、心血、與積蓄,無論是親子溝通的P.E.T.父母效能訓練,以及針對企業應用的L.E.T.領導者效能訓練,都從初級的工作坊,到講師訓練營,甚至正式登上講台連續完整教學四日的現場考核,都一一以優異的成績通過,順利拿到正式的教師資格,而我對人生又有了新的看法,不想再教了。

我和公司的負責人也是最大的股東討論此事,我們花了一個下午長談,後來他提出兩個方案讓我選擇。一是我繼續教PET及LET兩個課程,而如果我認為「內在之旅」與「靜心之道」那麼重要的話,把它們加在課程裡教學,他暗示會睜隻眼閉隻眼,當作沒看到,完全不過問。不然就自動辭職離開公司,愛教什麼課就去教什麼課。我該怎麼辦呢?

當時我認為留在公司我會覺得窒息,無法完全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可以維持生活,以及累積機經驗和培養知名度,而且還可以暗渡陳昌的去教我想教的內容,可說是個極好的方案。可是離開的話,我就完全一文不明,沒有收入、沒有積蓄、沒有名氣,等於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再來過。這樣做風險太大了,生活馬上就會陷入困境,而對新入行的我而言,在沒有公司的奧援,和知名度的情況下,單打獨鬥成功的機率不高,實在不是個聰明的選擇。而現在我必須在這兩者之間選擇一項。我會如何選擇呢?

我靜下心來不斷的向內凝聚,詢問自己的內心,什麼樣的選擇會讓我的靈魂感到滋養?我又想到湯之盤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於是我下定決心辭職離開公司,放下過去幾年所有的在「戈登模式」上的學習與累積,一切歸零重新開始。再度走上一個全新的開始,一趟不知名的旅程,一個看不清未來的前景。

沒有過去所累積的積蓄,所以現在我是新的。因為我是新的,所以有無限的可能。從不斷的和幻滅到重起的過程中,激發起我的創造性,也越來越勇於放下過往,打破成規,砍掉重來。我相信天有「好生之德」,總是會給我們一條當下最恰當的路走。只要捨得下過去和自我,帶著信任與觀照,讓我們隨著偉大的心靈一起運作,順道而行誰曰不可?


積蓄(Der Vorrat)/海寧格

如果我們毫無積蓄,就會被掏空。因為我們總是不斷地要付出來提供一切生活所需。一旦耗盡而無法提供,我們的生活也會結束。

那心靈呢?他也需要積蓄嗎?如果少了積蓄,他也會消逝嗎?我們自己建造了一個心靈的儲藏室,把心靈和過去緊緊綁在一塊,這就成了心靈朝向活力與創新的牽絆。沒有了積蓄,心靈將被釋放到豐富的意象里;沒有積蓄,心靈將跨越從過去到現在的一切,到達另一個高度,另一個開闊,無止盡的開闊。

我們怎麽體會到這一點呢?透過「內在之旅」。積蓄就等同於聯繫過去,如同過去的重現,我們試著在其中獲得舊時的安全感,這樣一來,心靈就僵化了。這種積蓄把心靈拉下來到一個停滯的地方,停滯在過去已消逝的事物上。

每當我們的內在之旅停下來無法繼續的時候,我們的心靈會被某種東西鎖住,陷入恐懼的泥沼裡,害怕這個偉大心靈的無常變化,任何片刻都有可能改變方向。那該怎麽辦呢?我們只有臣服,讓偉大心靈的風帶著我們到它所想要到的地方,除此之外還能怎麽辦?

這要怎麽做?凝聚,一種特別的凝聚。我們順著它的運作凝聚下來,就只是順著那股運作,完全隨順。

我們在凝聚裡變得輕盈,像偉大心靈的風一般輕盈。我們在凝聚裡,從過去無常的一切中釋放,不管是微風或是暴風都會帶著我們更向前——沒有積蓄,總是新的。

它吹去哪?它把我們吹向一種「觀照」,一種飄揚的觀照。我們凝聚著,和偉大的心靈一起飄揚;我們在其中失去自我,純粹地與偉大的心靈一起處在運作裡。

於是我們解脫了嗎?某種程度而言,是的。我們從桎梏中解脫,我們從過去之中解脫,我們從需要積蓄的事物中解脫。

但我們也同時在此,全然處在當下,在嶄新之中。因為一切偉大創造力量都是新的,沒有積蓄。因為是新的,永遠都是新的,所以充滿創造性。


轉貼上海方圓在<簡書>上對本文的回應  2020/05/31

受到老師影響,有段時間每天會花上一段時間,臨摹抄寫《大學》的首篇。

當那些字句點滴從筆下流淌進心裡,確實激發內在很大的共鳴。咱們老祖宗的智慧真是不可限量啊,這不完全就是寫的心靈成長之道嗎?只可惜所學太淺,一直沒有讀懂它啊……

想起一年前,驚聞老師經營多年的示如網站被駭客攻擊,多年精心累積的上百篇學員分享文章就此丟失,不由得心痛如絞。我擔心老師會不會因此受到打擊,於是趕緊發消息去向老師詢問情況,沒想到竟然還有好多同學跟我懷著同樣惋惜而擔憂的心情奔走相告。

很快地,老師反饋訊息,語氣一如從前的平靜與輕鬆。他簡單說明了一下事情經過,告訴大家他一切安好,而且宣布他正在著手重新搭建新的「示如」平台。

知道老師有處變不驚的本領,但還是沒想到他這麽厲害!要換做是我,遭受如此飛來橫禍,起碼先得摧心斷腸地痛苦好一陣,能不能東山再起還得另說了。

正如在示如網站上方醒目的題注一樣,老師身體力行地實踐了「日日更新,天天向上」的行為準則。對於過去,不追悔不留戀;至於未來,沒有擔憂與期待。

看著老師輕輕鬆地走著腳下每一步,帶著全然的注意力對待每一天,我的心裡升出無盡的感動與激勵。我也試著在自己的生活中去練習這個部分:對於已經发生的,無論成功或失敗,我都不再留戀。


(共 21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