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少學多習增底氣 (322) / 林世儒


二十多年前曾經加入由一群熱愛心靈成長的朋友們所組成的公司,每個人都是股東,權利義務完全一樣,每年大家輪流參加數個月到半年的國外長期個人進修,期間有人持續公司的業務,回來後又可以立即接上工作,不用像一般的公司必需要辭職,回國後再重新找工作,因此吸引了我們一共十多人的加入。

為了節省開銷與方便我們每天的午晚兩餐都在公司吃,每人輪流擔任廚師三天。其中一位成員曾擔任過廚師,他做菜時非常講就,蔥姜蒜辣椒等調味料絕不多加,即使切到只剩不到一公分,他也不會下鍋一起炒了,讓台面一片乾凈,他堅持說雖然只多加那一小片,但味道就變了,因此堅決不加。

他每次做菜總是會留下一些未使用完的調味料,但也只能由他。可是奇怪的是幾年後回想當時,每個人都有一兩道菜令人印像深刻,比如Misherr 的小炒,Niten 的水煮蔥⋯⋯,可是說到廚師的料理大家都完全沒有印象,照說他是我們團體裡最專業的啊!有人說也許他每道菜的水平都差不多一樣,沒有突出的項目,所以就不記得他有什麽特色的拿手菜了。

昨天(6/28)在「易學律動」課上,以文字學的角度說明了「學」與「習」兩個字的本質,有同學反醒說自己總是學多習少,難怪總是覺得自己功夫不紮實,很難更上一層樓。另一位積極鍛練自己,希望未來能夠擔任教學工作的學員,就覺得自己學了很多不同的課,但就是沒有一樣突出的亮點,都只是平平一片,不知何去何從。

每個人都熱衷於「學」,它會帶給我們知道更多,有收獲有進展的感覺,認為自己持續的在快速的成長中,而實際是我們累積了許多別人的話語和觀點,擁有了更多的知識和理論,但缺乏自己實證的體驗。因此雖然可以說的朗朗上口,但頭腦明白這些都是從別人那聽來的,實際在內心深處,那可是沒底氣啊!

電視上看到報導,一碗牛肉面有人賣100,有人賣2000,差距怎這麽大?不是餐廳高檔,而是人家有特色,能夠煮出獨有的好吃美味來,所以有老饕願意買單啊!而老板可是在「習」字上下盡了苦功,單調的動作不知持續練習了幾萬遍,不斷的深入研究與調整,找出最佳的組合才成功的。

專家和我們的主要差距在於他們知道更多細節,並能做出更多精微的細節來。而這些都是透過長期的「刻意練習」,一門深入之後所產生的結果。所以不用羨慕別人擁有的成就,回頭看看自己是否樂於「學」而厭於「習」,空有理論而缺乏功夫,要兩者得兼才會成就。也許我們需要的是少學一點,而把時間多花一些在練習上會更有進展與底氣。

2019.06.29 08:05:13

(共 104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