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住(0077) / 易簡:有意識的凝聚 / 林世儒

這是一場為期十六周的「靜心」與「內在之旅」,建議每天只聽一篇,以得淺移默化之效。
只要給自己十分鐘時間,閉目靜坐聆聽,即可轉化個人氣質,提升生命素質,改善生活品質。
如能搭配在練習「易學正坐」時播放,並於日常生活中保持「記得喝水」,成效會更為顯著。


停住(0077) / 易簡:有意識的凝聚

1990年秋季,我去台北近郊的陽明山參加一場名為 「精神領導動能 Spiriture Leadership Dynamic」工作坊,透過各種不同的大地活動來鍛鍊我們某種內在的能力與質量。有一天老師把我們帶到平坦的大草地上,在他身邊準備了數十根約一公尺長的木棍,然後把所有的人分成兩組,同時要每一個人手拿著一根木棍,我們正在納悶,這是要分邊打群架嗎?

正當大家充滿狐疑議論紛紛時,老師開始說明活動規則,每一個人都必須腳不碰地的從甲地移動到乙地,當正在移動的當事人接觸到棍子時,拿著棍子的人不能移動,而且棍子只能拿在手上,不可碰觸地面或其他東西。我們想了許多策略,試過多種方式,但過程要不就是很辛苦,要不就是很危險,甚至兩者兼而有之,盡管如此,最後還是完成了這艱難的任務,那心中之暢快與興奮,真是難以言表。歷經萬難與挫折之後,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多麼振奮人心啊!內心是如此的激動,並感覺自己充滿積極的力量而自信爆表。

大家興奮的等著老師的嘉許與讚揚,結果老師啥也沒說,不帶表情的把所有人聚集在一起,然後隨機請六個同學出列,依照他的指示拿著棍子排成兩列,老師以平常走路的姿勢,輕鬆安穩地從甲地走到乙地。我們都看呆了,剛才我們流的汗,掉的淚,出的血都是沒必要的,原來有如此輕鬆安全又規則的方式啊!

老師正色地說:「一接到任務,每個人都只想趕快完成,而沒有去思考怎樣做可以輕鬆、省力、安全又有效率的完成任務,結果所擬定的策略雖然完成了工作,但付出了極為高昂的代價,辛苦、費力又危險。你怎麼可以讓你的員工或學生置身在這樣的危險與艱苦當中呢?而這都只是因為你的思考不夠周詳,只顧完成任務而忽略了人所致,我希望你們在訂任何計劃時,要把人這個因素擺在第一位,先得把它考慮進去。」

從此我在教學上開始去注意到「我是否給了學員不必要的苦,能不能用更輕鬆、容易、安全又不違反教學原則的方式進行?」我不斷的揣摩與實驗,並不時的修正。特別是在「易學律動/神聖舞蹈」的教學上,葛吉夫大師所設計的「神聖舞蹈」是知名的刁鑽,動作看似極為簡單,但只要要求手腳組合在一起同時動作,舞者馬上陷入死機狀態全身動彈不得。多數人必須咬牙切齒的經過多次失敗,憑著堅強的意志力去完成它,但這並不是這舞蹈的原意,順利的把所有的動作跳出來才只是準備而已。

看到學員們痛苦的掙扎著要把手腳的動作組合在一起,而卻犯著同樣的錯誤,往往要耗費極長的時間和極大的能量才勉強湊合起來,甚至有人耗盡精力卻徒勞無功。每視即此,當年老師的話語就會在耳中響起,「這些挫折痛苦和困難是必要的嗎?有更輕鬆容易的方式嗎?」

當然有,只要舞者願意稍微停下來,聽從我的指示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某些慣性,然後在把注意力放到我說的地方比如臉頰或眼睛……..(因人而異),雖然和舞蹈動作沒有直接相關,但多年的無意識的慣性就被解除了,動作很快地就可以組合起來並繼續下去。真的是可以用更輕鬆容易的方式來免除不必要的受苦(該受的苦絕對不可少),並且更有效率的學習。

前面文章提過易有三義「變易、不易、易簡」,現在可以談談「易簡」了,一般會稱之為「簡易」,很容易明白,但意思不完整也不精確,只表達了最初淺的部分。先看看《周易‧繫辭》怎麼說:「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另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的「易」是創造、開始、易知、可親、可久;「簡」則是成物、簡能、易從、有功、可大。意義深遠啊!

每當我太「認同」於某一事物時,比如學「神聖舞蹈」的新舞時急著要把動作組合在一起,容易又陷入過去的慣性裡,總是帶著鋼盔往前衝,靠蠻力來突破困境。只要一意識到我又被過去綁架了,我會先停下來,調整好呼吸,觀察自己的身心狀態態,帶著輕鬆與從容「優雅的重新開始」。這個開始有「易簡」的精神在裡面,既有意識又凝聚,去除了過去的某些慣性,以及「精神領導動能」老師的教導「不要讓自己或學生陷入沒有必要的痛苦與危險當中」。

的確這樣做才能易知易從、可親可久、可大且有功。更重要的是,可以省下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後用在更深一層的「神聖舞蹈」的學習和體驗上,以及走入更加深遠的「內在之旅」中。


停住(Stopp)/海寧格

有時候,我們會突然被打住。「停下來,到此為止,別再繼續了!」這是不論在生活中,還是內在的旅途上都會出現的經驗。

在我們眼裡,那些牽制我們的事物強大無比,我們完全被掏空了——有時或許是重病,也或許是某個重大事件,譬如一場意外。那往往是一股力量向我們襲來,把我們從內揪住,它用巨大的能量把我們的身、心、靈攪亂一團,好宣示這里誰是老大。我們的意志與能力在這里被打住,停了下來,然後我們浮現另一種感覺:漸漸知道似乎自己走到了極限,慢慢地,然後靜止。

那還能怎麽辦?有錯嗎?我們就只像是過客,停留一會兒——然後離去。此外還有什麽重要的?我們只是跟隨某個腳步,卻不完全涉入。有過這種經驗以後,我們就會明白:「少」也許就夠了。

內在之旅有時也是如此。停住也代表了另一種「凝聚」。這份凝聚仿佛自然而生,沒有其他多餘的東西。除了等待,我們還能怎麽辦?

雖然說,我們不得已在某個巨大的存在面前停下來,但是當這種凝聚的等待同時又帶著「觀照」時,難道不也是一種尊敬?覺醒,凝聚,無為。盡管完全被牽制住卻仍臨在,全然地在當下,還有什麽能夠超越這個?這難道不就是盡頭、不就是完滿嗎?


轉貼上海方圓在<簡書>上對本文的回應  2020/06/11

老師這篇文章《簡易:有意識的凝聚》,看似不長的篇幅,卻給了我從昨天到今天許多次如油煎火灼般的摩擦體驗,讓我無比痛苦地開始剝開我生命又一層「洋蔥皮」。

事件一:之前跟好友討論關於在共修群帶領神聖舞蹈的練習,我們目標一致,但在具體做法上分歧很大。好友認為:可以由我們來帶領未學習過神舞的學員,直接學練某幾支神舞,然後根據個人反應,對有意願繼續深入的學員,針對性地推薦世儒老師的神舞課程進修。而我卻覺得十分不妥:神舞在我心裡有著至高無上的完美,它的精微它的奧秘它隱藏的磨煉,都必須來通過完整而正規的學習啊。沒有細節的神舞,與大媽的廣場舞無異,這不是誤人子弟嗎?

另外,在我們之間共同探討某支舞蹈動作的過程中,也有類似的劇烈碰撞:我竭盡全力地把我觀察與了知的動作細節,毫無保留地托出,卻沒想到無形之中造成了對夥伴的傷害——我這種嚴苛的教學方式帶出了她童年的傷痛,令她難以接受。

此時,我的心中像有兩只金剛砂輪在高速摩擦著,灼熱而煎熬:一方面是對好友的不忍與憐惜,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堅持細節很正確,難以放下這個要求。痛苦難耐之下,我只得轉向老師求助。但發出的消息若泥牛入海,久久未有回應。這令我無法逃開眼前的考驗,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待在煎熬裡。

事件二:老師這篇文章在我最感迷茫的時刻發出,也恰好撞到我的「罩門」上。只不過這一次給到的勁兒有點微妙,讓我著實感覺「一半是蜜糖,一半是砒霜」。

所謂「蜜糖」,是文中那句「在訂定任何計劃時,要把人這個因素擺在第一位」,這完美地回答了我上面提出的疑惑;但同時,「砒霜」也出現了:老師講的,在神舞教學中用更巧妙的方法,幫助大家避免組合動作中「不必要的受苦」。關於這點,我情感上真的難以接受。

在我的印象裡,跳神舞不是就是要尋求受苦嗎?那個「從地上到沙發,從沙發到席夢思」過程中的摩擦,不就是指的這個舞蹈過程中組合動作的痛苦嗎?我至今仍深刻記得,當年在南寧學習,主辦特別邀請老師教難度很大的舞蹈,我呲牙咧嘴地拼命掙紮,耗掉半條命才把動作組出來,並那個痛苦中體驗對自己內在固著習性的重重穿越。難道這個過程根本沒有價值嗎?或者是說,從一開始學習神舞,我的方向就走偏了嗎?諸如此類的念頭在我身體裡像放唱片一樣反覆,我的身心再次在被煎烤、拉鋸中痛苦不已。

事件三:在共修群裡,有夥伴分享「是與否」練習中的挫折。我看到自己所熟悉的類似經歷,內心立刻出現一種難抑的「救人出水」的衝動。於是我劈哩啪啦回覆了長長的文字,把我曾經的感受與體會毫無保留地說出來。

很快,好友私下提醒我:要我在這一刻注意自我觀察。我當時先是一懵,隨後有種類似委屈的情緒帶出了眼淚:我明明毫無私心地在幫助他人改正錯誤,早日獲得突破,這也錯了嗎?我閉口不言才是對的嗎?

還好朋友足夠了解我,也足夠有耐心。她用自己與女兒的例子,讓我開始觀察到:在「給予」這件事上,我似乎只意識到一個「我」,而完全沒有對方的存在。因此在面對不同的人的不同狀態,我該給什麽?什麽時候該給?是必須要給或者有不給的自由?當這些問題開始以新的面目,出現在我的內心世界。並且與之前我對於「完美」的糾結,對於「拯救」的渴望,全都纏繞在一起,令我頓時陷入空前的混亂之中……

這個時候,我不得不選擇讓自己停下來,以跪坐的方式靜靜地與自己連接。接納了那些翻騰的負面情緒之後,我慢慢地重新凝聚下來。我發現自己的一個思維盲區:就像在談話中急於表達自己一樣,在與人相處時,我全部的注意力都被自己內在的念頭所占據,「我想要把事情做到完美」,「我想要用我的方式幫助面前這個人脫困」,等等。而被忽略的事實是,在我之外那是另一個真實的人,他有著自己的想法,有著自己的阻礙,也有著需要自己突破的關隘。這很像是葛吉夫所說的「內在顧慮」與「外在考量」的內容。

既然看到這些,那麽我是否可以將停留在自己身上的注意力分出一半,去同時看到面前這個人,看到他真正的所求?而看到之後,我是否還可以放下內在那個驕傲的自我,甘願臣服,去根據當下的狀況給出適當的反應,去真正幫助對方,以更輕鬆容易的方式穿越他的困難呢?這其中,「無意識的受苦」與「有意識的受苦」,也慢慢清晰地浮現出來。

而同時,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我對之前深深困擾的「追求細節」與「強調完美」就逐漸釋然了。也許世上根本沒有我自己所認為的「絕對完美」!在恰當的時間,做恰當的事,這才是客觀的存在,才符合那個「道」的方向。

老師在跪坐要領中,講過從「正」到「中」的演變。主觀的「正」,與客觀的「中」,還有比這解釋得更清晰透徹的嗎?

寫到這裡,我渾身像被抽了骨架一樣,過去的很多信念、觀點一一轟塌,雖然疲憊卻仍感輕鬆。接下來的,就是沿著這個了悟繼續走下去了。

感恩老師在恰當的時刻,給予最恰當的幫助!


看完了方圓的分享,讚嘆她在這段期間能有如此深刻的自我反省,我會鼓勵方圓開始去帶領神聖舞蹈的共修吧!用完全屬於自己的方式。因為當開始能夠把「人」放在心裡,「內在顧慮」必然會逐漸減少而「外在考量」勢必大幅增加。

而「是與否的掙扎」時時刻刻「摩擦」著內心,這整個運作的過程與其說是在教人,不如說是在鍛鍊自己,工作自己,朝向「結晶」。不久之後將會分得清楚什麼是「必要的受苦」,甚麼是「不必要的受苦」。必不必要,及有或無意識的受苦帶來的是天差地遠的學習結果與生命質量的蛻變,不可不察。

神聖舞蹈絕不是越難越好,更不是痛苦的穿越而已,那只能算是最初淺的入門功夫罷了。沒有「人」就沒有舞蹈,沒有人就沒有「神聖」。關鍵在「人」,而什麼是「人」?要如何成為「人」?要如何把「人」放在心裡?這正是神聖舞蹈的神聖與奧祕的所在啊!


(共 48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