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睜著眼睛睡覺」/ 譚英倫(吉隆坡)

一早在臉書看到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這篇馬來西亞學員英倫的分享。非常棒!學以致用,脫離「昏睡」進入「清醒」,從而具有與常人不同的品質了,真正的愛與關懷不再是理論與技巧,它就在舉手投足間自然流露,從「Doing」進入「Being」層次 。這正是提升是狀態活在當下「記得自已」的根基。


連續三天都在這個時間被室友開關門時,鎖頭敲擊鐵門的聲音吵醒,無奈。常人就是沒意識自己開關門的聲音很大,我已經在同屋遇到兩次不同的人。第一次是長期要早醒工作的大叔,也是幾次被吵醒後,我就在群組表示,對方立刻訊息我道歉,過後就意識動作改輕些,就沒吵醒過我。這次換成另一個平時都很遲醒的,突然連續幾天清晨5.30出門,剛無奈訊息她。希望會有所改善。我可以同理為了生活要半夜清晨醒來的不易,不過該表達時還是要表達,不然長期就損壞關係(自己獨自無奈跳腳,然後就會不爽對方,對方也不知道你為什麼不爽他)。

以前上林世儒老師的工作坊時,老師會提醒我們在做任何動作都要輕、有意識不要發出聲音,比如最常就是放坐墊時,我們常無意識的丟在地上發出很響亮的聲音。老師稱這個現象叫開著眼睛睡覺,就是身體在做,但腦子飄到其他地方,沒有在當下。這時老師就會讓我們重新放過坐墊。真的,你有意識在做跟沒意識是有差別的,就算有意識在做時發出的聲音(有時聲音是避免不了)跟無意識(開著眼睛睡覺)時發出的聲音是很明顯不同。你就可以聽聲音感覺對方此刻在不在當下,還是在神遊,身體在做動作,腦袋飄到其他地方去了。

這個訓練常常會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儘量不發出大聲音(沒聲音也會嚇到人,因為靠近時沒發現?),半夜時去廁所、喝水看電話也儘量輕些不要吵醒伴侶,但偶爾還是會吵醒她(半夜的聲音是很響亮的,就算是超小聲)。「不要開著眼睛睡覺」一直深值我心,讓我常常叫回自己,不要一直陷入機器人模式。於己有益,於人也可以照顧到他人的生活(不造成噪音干擾)。

當然這個部分是律己,我只會要求自己,或是在課堂上提醒學生。生活上難免遇上時,也只能閉一隻眼,或是受不了只有好言告訴對方自己淺眠可否輕聲些。畢竟沒上過課沒體會過,是不會覺察到我們常形神分離的(這很正常,因為我們頭腦就是愛飄,而且一些動作做多了,就會自動化)不能拿這個標準要求他人。

不過也有沒上過課也會輕聲輕動作的人,因為他們是具有同理心,會推己及人,會去關注不要吵到別人。


林世儒:非常棒,學以致用,證明你已不再「昏睡」,具有與常人不同的品質了,真正的愛與關懷不再是理論與技巧,它就在你的舉手投足間自然流露,這是「Being」而非「Doing」了 。理論、方法、諮商、治療、律動、按摩…….都是「假」,「清醒」才是「真」。課程與工作坊只是為了讓我們從「昏睡」的「無意識狀態」中「醒來」,進入「有意識的狀態」,以及更高層次的「主觀意識狀態(自覺)」與最高的「客觀無意識狀態(自覺覺他)」的不得已做法。因為我們沒有個入手處,所以只好「藉假修真」,透過課程與這些日常生活中如「喝水」「關門」「走路」……的簡單練習,進入並保持在「清醒狀態」。很高興看到你所下的功夫,我深感榮耀。讓我們繼續「工作自己」保持清醒,這正是活在當下「記得自已」的基本功夫。

譚英倫:老師的註解太棒了!讓整個輪廓更清晰!?


(共 167 人瀏覽,本日 1 人瀏覽)

發佈留言